发表时间: 2024-12-27 15:07
调平水钓两目的调漂方法在各大调漂中算是比较古老同时又比较常用的一款钓法。
调平水钓两目的调漂方法不仅可以使钓友更好地把握饮食情况而且在野钓中也是可以经常使用的一项钓法。
那么调平水钓两目怎么调呢?
本文就将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帮助大家在遇到该问题时能够做到心中有数。
调平水钓两目的钓法主要可以分为找底、调目和钓目这几个步骤。
首先在调漂前要根据使用的浮漂的类型,并且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来进行调漂。
一般情况下,使用的一般多为紧锤通体自重的硬梨形浮漂。
此种浮漂在水中的上升速度相对较快,在当浮漂上漂起一段距离后,这个时候就停住了。
随后再慢慢地下去,如果这个时候浮漂在下落至一半的时候突然漂起,那么就可以知道这个时候已经碰到底了,这时候继续往下沉,直至坠子完全落入水底上升速度也达到了一样快慢的时候,那么就代表着已经找底成功。
这个时候我们需要为铅坠的重量,一定要大于浮漂的浮力。
这样才能找到正确的水深。
当铅坠的重量不够的时候,即使坠子也落到水底了,浮漂上也是要高出水面一定的高度的,所以我们找底并没有完全成功。
所以只有铅坠的重量大于浮漂的浮力的时候,才能确保这一点达到。
随后找底找好后就要进行调目了,调目需要将浮漂下拉一大于子线的长。
为什么呢?
因为在找底的过程中,如果这时候使用的是带钩,那么等当浮漂的下拉至与下拉的距离相等的时候,就是我们所需要的距离。
如果使用的则是平挂,那么下拉会需要大于规定的十五公分,然后这时就能保证以后的钓目是准确无误的。
有两种方式分别是带钩调,需要将铅坠下拉一漂,然后等铅坠到达水底后,要知道那一刻浮漂实际应该下拉几分之几,然后再 加上长度即可。
第二种是平挂调,这种方法其实比较笼统,但是却要比带钩方法简单很多。例如在上风上游的一些地方,就要将浮漂下拉一大于子线十五公分,一般对于2#的子线可以用三号钓目来进行表示,同样2#的铅坠就可以用3#的铅坠来进行表示。
由此推导,我们就可以得出一个简单的方法就在保证一定吃铅量和子线长度的大情况下,就可以用三号的通体硬梨形漂来做底,通常情况下这种普通的鲤鱼底钓是可以很好的使用上述方法或者说简单的方法来进行运用。
前面已经说到,带钩主要是用于对付比较灵敏的鱼,例如大部分鲫鱼和小鲤鱼。
这类鱼通常都是刚刚咬上一口就直接跑掉了,而一般情况下比较喜欢跑动这些鱼通常都不会是特别大的。
因此我们就需要加快我们的反应,抓紧时间去溜鱼,以免因为反应跟不上,导致鱼儿直接脱钩掉鱼。
这个时候我们就一定要有很强的反应能力,同时对于鱼线方面也要有很好的选择和挑选能力。
因为一般这样的鱼线对于摆线和弹性方面都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如果使用太粗的鱼线,很可能就因为比重造成鲫鱼跑掉。
反之,如果我们选择太细的话又很可能会因为太细导致体型比较大的鲤鱼断线,还有可能出现跑鱼等现象,这是非常不利于我们野采集的。
同时对于不管是什么结构铅坠,在平挂调上,我们也不能让铅坠餐到太大的位置,否则会影响到整个收杆动作,从而导致影响到整体效果和吃口时机。
但同样在这种情况下决定铅坠断面,可以结合实际情况来看,因为每个钓友在使用铅坠的时候,所放位置是不固定的,所以当铅坠放凉不一样的时候,会造成鱼竿受力和受力差异变化,因此就会影响到回杆动作,所以最好使用符合自己使用习惯的铅坠。
我国鱼类种类繁多,同时众多不同种类鱼类对水温、气候、习性等方面都有着严格要求,因此我们面对千变万化的外部环境情况,一成不变的方法就会失去它应有的灵敏度。
所以一般大家都还是会适时地进行调整,在野外捕捉一些其他类型特定的鱼,或者适用于张开的浮漂方法。
除此之外,在一些特定水域中,我们同样会对其进行一些特别多的改动,比如针对非标注注铅流线的一些使用方法进行修改等,有时还会采用自制流线和弄来改变铅与铅之间连接位置的一些小改进等。
通过这些改进,我们可以很好地探寻当地的一些水情信息以及鱼情情况,并能很好地掌握具体情况,还能方便我们合理利用在特定区域内的一些资源,更大限度提升我们的作钓效率,让我们的野采集目标更加明确化。
首先我们在使用调平水钓两目时,同样有着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例如要观察浮漂侧入水面下沉程度,以及吃铅量和子线长度等问题。
其次,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自然水域和养殖水域中的不同特点,自然水域中的水流流速不稳的话,一定要多多关注。
尤其是在风速很大的情况下,对于气候变化敏感的小鲫鱼很可能因为环境问题而影响到口,而不吃口还会使其变得更加阴沉、更加谨慎,因此,这个时候如果我们吃口的话,就一定要注意观察清晰,要是能观察到非常轻微很淡定的吃口,就选择慢慢提竿,那样才能快准狠地获取最大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