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5-01-22 09:13
01
—
有朋友看了“我的年度关键词:松弛感”的文章中,有个关于”快走的目标“后,给我留言:
”这么说吧,一小时六千步有点慢了,达不到你快走的要求!“
确实是!因为我这个目标背后还隐藏了另外一个要求,就是把快走和思考这两件事结合了起来:
给自己找一个安静的空间,用一个小时的时间,边走边来整理自己的思绪。
我发现,这有两个好处。
第一个是健身。一个小时连续走路,大概能走6000步左右,基本满足了身体运动的需求。
第二个就是边走边想事情,让我有了一段连续的思考时间。我原本以为坐下来,保持身体不动,脑子会专心一点。但现在看来,保持一定的节奏,思考反而会更深入。
甚至可以说,很多产品灵感和点子,都是在快走的节奏中,突然迸发出来的。
02
—
在生活中,我也会有意识给自己创造一些专门的”整理时间“。
在这个空间和时间里,我会强迫我自己对某些特定的事物进行分类整理,让其重新恢复原有的“秩序”。
比如,每到一个换季季节,我会专门抽出时间来整理衣柜,先把过季不穿的衣物收纳起来,再把即将要穿的衣物拿出来摆放整齐。
又比如,每到一个新年度,我也会专门花点时间,把电脑里的各种零零散散的文件按用途进行分类整理,然后把这些文件都拷贝存放到NAS存储中,再清理掉不用的文件。
还有电子邮件,我也会强迫自己在收件箱下设立每个季度的存档文件夹,当季结束时就把邮件迁移到该文件夹中。
03
—
前段时间,正好有朋友来问我的写作是如何坚持的?
我能一直坚持写作,一是出于自己的热爱,二是有自己明确的目的:
就是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创造出一个专门的“思考空间”。
在这个“空间”里,我会忽略掉当下所有的烦恼,每天只是大胆地写作,发现真正的自我。
就像我现在坐在这里,脑子里天马行空,一点一滴的灵感穿过我的思绪,汇聚成文,再通过我的手指和键盘,一句一段地记录下来。
在这个思考的过程中,为了追求把问题想清楚,我会每字每句斟酌,一遍一遍地修改,当离我认为的“完美答案”越来越接近时,我心中的确定性也会越来越强烈!
04
—
最后,总结一下:
在专门的“思考空间”里,我能忽略掉当下所有的烦恼,只是大胆地思考,发现真正的自我。
在特定的“整理时间”里,我能对某些特定的事物进行归类整理,让其重新恢复原有的“秩序”。
所以,我的经验是,给自己留出专门的空间和时间,让自己的心静下来,不受外界干扰,更有助于自己聚焦目标、获取成果。
大多数人的忙乱与焦虑,很有可能是他们自始至终都没有找到那个应该聚焦的点,更有可能是总受到外界的干扰,心浮气躁、心神不定、静不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