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10-25 14:42
文、编辑|是否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严重了,比如经常会出现饭菜中存在各种异物的情况。
这也让网友们忍不住抱怨“在外边饭店想要吃个干净饭真难”,还是古代的饭更健康。
因为很多人觉得古时候没有那么多工业添加剂,一菜一饭都是纯天然的。
但其实大家不知道的是这只是影视剧美化后的效果。
如果真的把古代美食拿到现代,估计大家一口都咽不下去。
根据礼记记载最早的阶段人们生活是这样的“未有火化,食草木之食、鸟兽之肉,茹其毛,饮其血”。
这段时间说好听一点是自然饮食的一个阶段,说直白一点就是生吃,无论是肉食还是素食都一样。
直到后来人们发现了火的存在,这才有了熟食的概念。
只不过那个时候没有什么调味料,所以就仅限于烤熟,好吃不好吃并不重要。
直到夏商西周这段时期中国传统的饮食特点才开始有一个大概的雏形。
殷商时期的时候美食的做法已经有了很多,只不过这个时期的人们非常喜欢喝酒,包括出土的文物也是酒器皿比较多。
在商朝末年时八大菜系之一的鲁菜就已经诞生了,这一点还是来源于姜子牙创造出的一道菜。
而且因为鲁菜的前身是以食疗养生为主要功效的,所以现在的鲁菜特点还是比较清淡。
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饮食有质一般的飞跃还是在汉朝张骞出使西域回国后。
因为张骞在出使西域的同时,还带回了很多那边的食材,像葡萄、石榴等水果都是在这个时期传入中原的。
盛唐时期人们的饮食其实已经好很多了,因为当时周边各国与唐朝的生意来往是非常火爆的。
胡椒、香料、熏衣被等都是这个时期开始扩散的事件。
而佛教就是在盛唐时期被十分推崇,因此佛教的素斋也是当时的一个顶流的存在。
提到宋朝大家更多想到的可能就是“靖康之耻”对他们的印象就是懦弱。
其实宋朝的前期还是很不错的,这个时代也出现了很多有名的文人墨客,以及文人的风骨。
但宋朝时期的美食发展也是拓宽了很多,不仅有伊斯兰教传入的清真菜,就连外卖雏形都是在宋朝就出现的。
或许是因为宋朝的懦弱,所以后来硬气强悍的大明王朝应运而生,有了强大的国家为后盾,郑和才能有下西洋的机会。
还给大家带回来了榴莲、山竹、苦瓜、玉米、西红柿等各种水果蔬菜。
也正是因为郑和下西洋,才让中原实现了辣椒自由,毕竟之前这个虽然有但是非常贵。
一般只有皇帝或者皇室才能有的东西,而火锅也是明朝时期就出现的美食之一。
可以说明清时期美食的发展概括就已经很齐全了,在吃的这一方面我国是一直都遥遥领先的。
了解了古代美食的演变,大家或许更想穿越回明朝,毕竟这个时期的美食发展得还是比较好的。
如果有这样的想法,还是劝大家趁早打消。
因为无论什么时期只要是稀缺的东西,都是先供皇室,所以很多吃的用的都是即便有钱也买不来的。
除非你穿越回去后成为最受宠的皇室子弟,不然根本吃不到这些美食。
只因古代的阶级观念是很严重的。
在古代不同阶级的人能够吃的菜系也不一样,有些朝代还会有比较严格的限制,皇室使用的,民间就不能用。
而且古代的菜系还根据阶级分为了五大不同菜系,宫廷菜、世家菜、文人菜、商人菜、庶民菜。
帝王家族的饮食就是当时最豪华、精致的,尤其是什么八珍饮等,但普通百姓的饮食就差得太多了。
普通百姓能够吃到肉类的次数简直是屈指可数,如果年收成在交完付税后的剩余比较多可能过年会有一次肉吃。
但是如果交完赋税就没剩多少了,别说吃肉了就连平常果腹的粗粮都是一家人要发愁的事情。
可以说普通百姓想要活下去就只能种地,如果不种地就连一点吃的机会都没有,最后只能活活饿死。
古代很多家庭就因为养不起孩子,只好把孩子送去给有钱人家打工挣钱维持生计。
所以即便很多东西在市场上有卖的,但只靠种地存活的普通百姓又哪里有钱购买呢。
其实说白了无论是从前还是现在,有钱人得到的信息与资源都远远比普通人高。
而且这个还是在年收成好的时候,如果遇到了天灾人祸导致没有收成,等待普通百姓的就是明日要怎样活下去。
如果是在盛世,遇到灾祸,国家或许还有能力出手帮忙渡过危机。
但如果是在乱世那就只能自求多福,这也是很多百姓最终不得已去当强盗劫匪的原因。
其实无论时代再怎样强盛,也总会有人饿肚子的,全民皆富这个愿望很好,实现却很困难。
而且普通人家每天睁眼就是在地里干活,经常一忙就是一整天,关键那个时候一天只有两顿饭。
可以想象一下,普通人穿越到古代只能吃那些硬邦邦颗粒感重的粗粮,有多难以下咽了。
或许有人觉得这样也挺好虽然不好吃但好在饮食清淡,可如果顿顿都是这样呢,一年都不一定能换一些其他的食物。
别说重口味的网友们扛不住,就连素食主义者也扛不住一年365天都这样吃。
更别说每天都要干活累得要死,一天也只有两顿饭。
不过这样的条件非常适合去减肥,说不定不到三个月人都能瘦三四十斤。
所以在古代美食这一说法只存在于帝王、贵族、有钱人这里,普通百姓根本没有这样的机会。
或许有人觉得只要穿回去成为顶层人士就好了,那么就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出现了。
在现在社会的我们就只是一个普通人,你又凭什么认为平凡的人穿回去就能成为顶层人士呢?
孔子在饮食方面提出了“十不食”的论述,也就是最早的饮食礼仪以及干净卫生的论述。
而孔子的这些论述影响深远,更是直接成为了中国的饮食礼仪的典范,要不怎么说是老祖宗呢。
其实最早发明烹饪这个吃法的是殷商的开国元勋伊尹。
他可以说是历史上第一位厨师,是厨师们的祖师爷了。
而且伊尹不仅在做饭方面有很大的天赋,只要知道食客的口味就能做出让对方喜欢吃的美食。
甚至把中药熬成汤剂服用的创始人也是伊尹。
他把食物与药物放在一起研究出了很多食疗的汤药,这一发明直接就奠定了后续时代的药膳由来。
可以说在这方面伊尹的贡献真的是非常强大的,就连中医药也因此多出了一条发展的道路。
现代社会依旧有做药膳的地方,毕竟能够通过享用美食就能调理身体健康,肯定比喝苦兮兮的药强。
也正是因为伊尹的这个能力,当时的殷商帝王对他十分看重。
还有就是刘邦的孙子刘安也在美食方面也有很大的贡献,因为豆腐与豆浆都是刘安发明的。
说来这两款美食的出现其实是有点凑巧的,很多人对于它的起源都带着一些不可置信。
某天刘安为了修仙而在炼丹药的时候,加入了大豆汤里加入了石膏,然后豆腐就这样水灵灵地问世了。
之后刘安又把豆腐搅碎兑了点水,给汤汁滤出来后就是现在的豆浆。
关键是味道都还不错,因此刘安修仙炼丹没有成功,反而阴差阳错地造出了两道美食。
因为这个成本不是很高刘安就把这个美食传给了百姓们。
不得不说论吃还是要看我们中国人。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信息来源:
【1】《现代太多科技狠活,怀念古代纯天然饮食?你可能一口都咽不下去!》
【2】《古代穷人每天都吃些什么东西?如果你穿越到古代可能一顿都吃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