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漂用品网

泉州,为何能让全国人心驰神往?

发表时间: 2024-12-24 04:38

泉州,为何能让全国人心驰神往?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尚潮流不断更迭。总有一些文化特质沉淀,成为一座城的内核,一群人的向往。

比如书卷气,它是当下年轻人所追求的“知识分子风”,克制不张扬、随性又理性,有温度、又有阅历感。

众里寻他千百度。在中国东南沿海泉州,这股“‍知识分子风”,早已流行上千年,烙印在城和人的灵魂深处。

泉州古城(柏峰摄)

时至今日

很多一年级新生的“开学第一课⁦”

是到泉州府文庙领红蛋、行开笔礼

孩子们见的第一位老师

是至圣先师孔子⁩

他们或许还不知道

这里不仅是

祭祀孔子等先圣的庄严场所

曾经也是重要的教育学堂

孕育出不少经邦济世的“学霸”

小朋友们到泉州府文庙领红蛋讨喜气(柏峰摄)

这座始建于唐开元末年

堪称宋元中国规制最高的州府级文庙

是泉州的历史文化地标

也是古城文脉的源出之地

见证了泉州千年来的学风昌盛、文人辈出

泉州府文庙(柏峰摄)

数据显示

泉州仅宋代就有1418人考中进士

位居福建各府州前列

是真•名副其实的“科举大市”

无愧于“八闽形胜无双地,四海人文第一邦”的美誉

宋朝理学大佬朱熹钟意泉州

他在这里打了第一份工

写了上百首诗歌将这里夸了个遍

在这里创办学院讲学授徒

留下“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的千古对联

开元寺“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的楹联(柏峰摄)

近代中国杰出的

艺术大师、爱国教育家弘一法师

泉州是他人生的最后归处

开元寺、承天寺留下他讲经布道的身影

不少寺院匾额楹联皆有他的墨宝

开元寺:弘一法师纪念馆(柏峰摄)

承天寺:弘一法师化身地(柏峰摄)

这里的古代“后生仔”(注:年轻人)

有多厉害?

唐代的泉州学子欧阳詹

以榜眼身份登上科举“龙虎榜”

他是泉州史上第一位进士

科举成绩比他的好朋友韩愈还高

被称为闽南科举气运开端

在他之后

泉州城中一派“家诗书而户弦诵”景象

晋江晋阳湖边的吟啸桥,曾是欧阳詹诵读的地方

这里的思想潮流“引领者”有多前卫?

明代思想家李贽

一生放纵不羁爱自由

提出“凡圣平等”“男女平⁢等”“士商平等”

倡导个性解放,鼓励突破传统的限制

被后人描绘成孤独的斗士、启蒙的旗手

成为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灵感源泉

李贽故居(柏峰摄)

这里是宋‪元时期东方第一大港

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

人有向海而生的开放胸襟

城有涨海潮声中万国商的繁华

难怪守正、创新、先锋的智者之风

能够在这里激荡碰撞、包容共生

泉州弯弯曲曲的海岸线(市文旅局供图 蔡绍坤摄)

走进古城长街深巷

沿着狭长的模范巷往里

一方幽静的小天地掩映在翠竹之中

三位文化“顶流”曾在此留下足迹

欧阳詹在巷子里读过书

后人立不二祠祀之

朱熹在旁边建立“小山丛竹”

成为泉州古代四大书院之一

“晚晴室”是弘一法师最后讲经处

留下绝笔"悲欣交集"

不二祠(柏峰摄)

弘一法师圆寂的晚晴室,位于如今的小山丛竹公园内

弘一法师遗著手稿、书法及生平图片展览(柏峰摄)

泉州鲤城万寿路123号

除了门上一方“李贽故居”的牌匾

寻常‏闽南古厝夹在民房之间

显得一点都不起眼

李贽家所在的城南有码头

他见惯了风俗各异的市井十洲人

在讲究“三纲五常”的时代

他能投下一颗颗惊世骇俗的“炸弹”

似乎也就不足为奇了

“有客开青眼,无人问落花”

便是对独立潮头的孤独与无谓的最好表达

“海滨邹鲁”“岳献海邦”“四门学士”

在泉州鲤城东街后街

7座独具特色的牌坊错落分布

见证了曾经的人文鼎盛

最显眼的“状元”石牌坊

镌刻泉州6位文状元大名

状元街(柏峰摄)

据《泉州进士录》一书统计

唐朝清朝近1300年间

泉州共有正榜进士2571人

包⁠括文武状元共8人

他们的故事

是泉州地域文化

和人文积淀最宝贵的财富

泉州府文庙历史文化展,市民在阅读《泉州状元谱》(柏峰摄)

书院文化带动的“知识分子风”

吹拂千年、不绝如缕

位于泉州府文庙旁的正音书院

曾是古代学子

矫正读音、研习经典的地方

现在成为泉州古城的“文化会客厅”

展示丰富多彩的非遗文化

在正音书院观看泉州民俗提线木偶

泉州清源山欧阳书院

有“刺桐城外读书台”之称

在青山绿影间

任风月云烟往来于心

欧阳书院

文化人和书院彰显城市精神

在岁月流转中

始终⁡如一地守护着泉州的文化根脉

时光之河,奔流不息

漫步泉州街巷

似乎还能吹到来自宋元的海风

还能感受到贯穿古今的求知精神

如果你来泉州

一定别忘了

这里有张独特而迷人的

“知识分子风”标签

带给你一场难忘的文化之旅

◆来源:东南早报、海丝泉州文旅之声

◆融媒体记者:郑慧雅 蔡紫旻 张素萍 庄
珊珊

◆编辑:黄珊

◆二审:赵鹏云

◆三审:刘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