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11-28 16:15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
文 | 昕昕
●—≺ 前 言 ≻—●
“吆西”
1994年广岛亚运会乒乓球女单比赛中,邓亚萍输给了小山智丽,而小山智丽因为激动,就在击败邓亚萍后大声的喊出“呦西”。
这一声“呦西”的出现让在场的所有中国观众都愤怒不已,不仅是因为小山智丽是日本人,更是因为小山智丽曾经是中国人,曾经是中国乒乓球女单冠军!
因此比赛结束后,“汉奸”、“卖国贼”等标签全都被贴在小山智丽身上。
小山智丽为什么会选择成为日本人?
●—≺ 天才少女的崛起 ≻—●
1964年何智丽出生在上海,父母因为工作没时间照顾她,所以小时候的何智丽经常自己一个人在家,舅舅给她买了乒乓球让她没事的时候在家玩,但谁也没想到,小小的球拍在何智丽手中仿佛拥有了魔力,她展现出惊人的天赋。
为了不浪费女儿的天赋,父母决定将何智丽送进体校,也是在这里,她遇到了改变她一生的伯乐——特级体育老师柯元。
柯元一眼就看出何智丽是块璞玉,尽管她当时的直拍打法容易暴露弱点,柯元依然坚持将她留下,并悉心指导她改用横拍。
在柯元的指导下何智丽的乒乓球技术迅速提高,她只要参加比赛那就都会夺冠,这种水平很快就被省队发现,于是何智丽在体校没上几年就进了省队,而进了省队一年不到,她就又进入了国家队。
在国家队,她受到名将杨瑞华的亲自指导,技术水平再次进步,即便在众多高手的国家队里,何智丽依然显得格外出众。
18岁全国冠军;20岁亚洲冠军;21岁世界冠军,她一路高歌猛进,似乎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她前进的脚步。
然而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一场比赛让她站上了世界之巅,也让她跌入了人生的谷底。
●—≺ “让球”风波 ≻—●
1987年的印度新德里,第39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何智丽与队友管建华、戴丽丽一同杀入女单半决赛。
当时韩国选手梁英子是中国女队的主要对手,赛前教练团队经过讨论,决定让何智丽在半决赛中对阵管建华时,不要太认真,因为何智丽赢不赢管建华都能进决赛,而管建华则必须赢了何智丽才能进决赛。
为了确保决赛冠军能在中国队,教练就希望何智丽“懂事点”。
但这个消息对正处在事业高峰、一心想证明自己的何智丽来说,打击太大了,她理解教练,可她更渴望公平竞争,用实力说话。
在激烈的思想斗争后,她还是答应了教练的要求,但内心的反抗之火却熊熊燃烧。
何智丽在半决赛中并没有遵照教练的指导去“装模作样”,她全力以赴与管建华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对攻,最终战胜队友晋级决赛。
这一举动无疑是对教练权威的挑战,也为她日后的命运埋下了伏笔。
虽然在决赛中她成为了世界冠军,但也成为了体制的“弃子”,这种巨大的落差,让她心灰意冷。
●—≺ 奥运梦碎与出走日本 ≻—●
1988年汉城奥运会把乒乓球正式纳入比赛项目,对运动员们来说,这是天大的好消息。
何智丽对此也很开心,她的乒乓球世界排名第一,世界上没有人能击败她,因此所有人都认为她将代表中国队出战奥运会,然而现实却给了她沉重一击。
何智丽并没有被列入最终的奥运参赛名单,这个消息震惊了整个乒乓球界。
各种猜测、质疑纷至沓来,但官方给出的解释却含糊不清,毕竟谁也想不到的世界排名第一的选手,竟然无缘奥运会?
大家心里其实都在猜测是不是因为之前的“抗命”,导致何智丽不能参加,但不管原因是什么,何智丽的奥运梦,碎了。
对于运动员来说,不能比赛是最心寒的,所以何智丽心寒了,对国家队甚至都心寒了,她没有说什么,而是选择了退役。
退役之后,一个叫小山英之的日本工程师出现在了她的世界里。
因打乒乓球相识的两人成为了朋友,在何智丽遇到困难时,小山英之也给了她很多鼓励和帮助。
1989年两人在上海登记结婚,婚后何智丽就跟随丈夫移居日本,改名为小山智丽,开启了人生的新篇章。
●—≺ 广岛亚运会 ≻—●
远离故土改名换姓,小山智丽并没有放弃她对乒乓球的热爱,在丈夫的支持下她重返赛场,只不过这一次,她为日本而战。
1992年小山智丽的名字开始在日本乒坛崭露头角,在日本乒乓球公开赛上,她一路过关斩将,获得了参加亚运会的资格。
两年后的广岛亚运会,成为了她人生的又一个转折点。
亚运会上小山智丽连续战胜了中国运动健将,在和邓亚萍的决赛中也击败了邓亚萍,最终拿下了女单金牌。
这对日本乒乓球队来说,真是个大大的胜利,但对于中国球迷来说,这却是一场难以接受的“背叛”。
尤其是在决赛中战胜邓亚萍后,小山智丽激动地喊出了那一声“吆西”。
这声呐喊在日本人听来是胜利的欢呼,但在中国球迷耳中,却像是挑衅和侮辱。
她曾经是中国队的骄傲,如今却成为了“敌人”,这种身份的转变,让许多人难以接受。
而赛后小山智丽的一些言论,更是火上浇油,她坦言看到日本队夺冠比看到中国夺冠更让她开心。
这番话彻底激怒了中国球迷,各种谩骂、指责如潮水般涌来,她成了众人口中的“汉奸”和“卖国贼”,成了大家指责的对象。
●—≺ 巅峰之后的沉寂 ≻—●
广岛亚运会后,小山智丽达到了个人职业生涯的巅峰。
这位乒乓球运动员已经六次夺得全日本公开赛的头衔,稳坐日本乒坛的顶尖位置,1996年她终于圆了奥运梦,代表日本队参加了亚特兰大奥运会,然而这一次她在八强赛中输给了中国选手乔红,未能更进一步。
1997年小山智丽的婚姻也走到了尽头,老公的不忠让她心力交瘁,运动表现也因此大受影响。
2000年悉尼奥运会,她再次代表日本队出战,但在四分之一决赛中输给了王楠,无缘奖牌,小山智丽岁数渐长状态下滑,开始减少比赛出场。
她曾担任日本大阪池田银行俱乐部乒乓球队的主教练,后来又成为该银行的一名普通职员,她避开了媒体的闪光灯,过上了安稳的日子。
2005年上海举行世乒赛,远在国外的日本乒乓球选手小山智丽回来观战了,这是她多年后首次公开出现在中国,中国媒体对她的态度也缓和了许多。
时间似乎冲淡了一切,当年的恩怨情仇,也渐渐被人们遗忘。
小山智丽现在独身一人住在日本,她很少出现在公众视野中,乒乓球对她来说,已经成为了过去。
●—≺ 体制的反思,时代的变迁 ≻—●
小山智丽的经历,反映了中国体育体制在特定历史时期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反映了个人与体制、个人理想与集体荣誉之间的冲突。
过去体育圈里“让球”这种现象挺普遍,它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中国队的整体成绩,但也扼杀了运动员的个人发展空间,甚至导致了一些不公平现象的发生。
小山智丽的经历,正是这种体制弊端的体现。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上“让球”的做法已经越来越少见,现在越来越看重运动员的个人价值,公平竞技已经成为体育精神的核心所在。
小山智丽的“叛逆”,或许在无意中推动了中国体育体制的改革。
小山智丽的人生,是一曲充满悲欢离合的交响曲,她曾经是国球的希望,也曾经是“叛国”的罪人。
她经历了巅峰的荣耀,也经历了低谷的落寞。
她的经历让人开始琢磨,关于运动精神、个人意义和民族情结这些话题。
不管对小山智丽的选择怎么看待,她的故事都挺让人深思的。
在一个更加开放、包容的时代,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运动员的个人选择?
我们要知道体育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胜负,更在于对人性的关怀和对社会发展的推动。
小山智丽百度百科
改名小山智丽,入日本籍,击败过邓亚萍的何智丽,现在怎么样了?_腾讯新闻
上观新闻2018-05-03《当年小山智丽赢球大喊“哟西”引来国人痛骂,为何如今的乒乓球海外兵团廉颇老矣?》
央视网:小山智丽:我将退出世界乒乓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