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11-30 16:50
这真是世事难料,一个曾让千万戏迷拜倒的"金嗓子",竟然在花甲之年陷入如此困厄之境。
2020年末,越剧名家董柯娣因无力偿还100万元本金及利息,被镇海区人民法院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这则消息在戏曲界引起极大震动。
这位曾经在戏曲界如日中天的“老生泰斗”,如今却跌入了人生的低谷。提到董柯娣这个名字,老一辈的戏迷们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她是正宗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越剧的代表性传承人,更是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的杰出艺术家。
几十年来,她以其"金嗓子",将《打銮驾》、《天问》、《五女拜寿》、《二堂放子》、《汉宫怨》等众多经典剧目演绎得淋漓尽致,让无数观众为之倾倒。
台上的她被戏迷们亲切地称为“董老爹”,台风大气,扮相英武,一开口便是那高亢挺拔的唱腔,让人过耳难忘。
令人唏嘘的是,事情的起因竟然是董柯娣的儿子的借贷问题,由于无法按时还款,董柯娣作为担保人不得不承担连带责任。
她的同事透露,这场债务纠纷使她承受着巨大压力。这不仅让董柯娣与丈夫、儿子之间产生摩擦,甚至使她后悔当初的决定,本应在晚年安享天伦之乐的她,如今却无法言表的痛苦,不得不值得引起我们所有人的反思。
这难道不是一出现实版的《五女拜寿》吗?只不过这一次,她并不是在台上饰演被贬为乞丐的杨继康,而是在现实生活中经历着命运的起伏跌宕。
生活总是充满戏剧性,总让人哭笑不得。这位曾经让观众为剧中人物潸然泪下的艺术家,如今也在现实的舞台上,演绎着自己的悲欢离合。
但正如越剧中常唱的那样:福祸相依,悲喜相生。这场风波虽然让董柯娣一度陷入困境,但并没有打倒这位经历过无数大风大浪的艺术家。
历经大半年的发酵,这场风波终于在逐渐平息。
这就是董柯娣,一个用艺术温暖人心,却在暮年遭遇生活考验的戏剧人。她的故事,不正是告诉我们: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在这个舞台上,每个人都在演绎着自己的角色,经历着不同的悲欢。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这就是董柯娣的故事。
1983年的那件事,对董柯娣来说,是人生中不可测的一个时刻。这一年,浙江省小百花剧团排练了一部注定要被载入史册的作品,就是《五女拜寿》。
谈起这部剧,就必须提到著名的戏曲作家顾锡东。他用笔墨描绘出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明朝户部侍郎杨继康过寿时,五个女儿前来祝寿,但由于杨夫人嫌弃养女三春和女婿邹应龙贫穷,将他们赶出家门。
然而世事难料,后来邹应龙高中状元,成功扳倒了奸相严嵩,为杨继康平反昭雪。
在这部戏中,董柯娣的角色是杨继康。从风头无两的户部侍郎,沦落至街头乞丐,这个角色的命运波澜壮阔,无疑对演员的表演功底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尤其是那场雪天乞讨的戏,董柯娣的演技尤其出色,将角色的苦楚表现得淋漓尽致。
她在舞台上踉踉跄跄,衣衫褴褛,带着撕心裂肺的悲怆歌声穿越层层人海。许多观众已经全然进入到了戏剧的世界里,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止不住地往下滑。
还记得那震撼人心的瞬间吗?
让人更加意想不到的是,有些激烈的戏迷甚至会掏出钱包,把钱直接扔到舞台上!对此,小百花越剧团的老团长胡梦桥感慨道:“董柯娣把杨继康这个角色演活了,尤其是唱到暴风雪天的一幕,观众的眼泪都能装满脸盆。
这一年,《五女拜寿》的演出火爆无比,一票难求。江浙两地的戏迷们都在奔走相告,只为一睹董柯娣的精彩演出。这部戏不仅是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的开山之作,也让董柯娣的演艺生涯登上新高峰。
长春电影制片厂在1984年决定将《五女拜寿》搬上大银幕,而且眼光独到,董柯娣继续出演杨继康,何赛飞则饰演翠云,方雪雯饰演邹应龙,何英饰演杨三春,而茅威涛饰演邹世龙,阵容强大。
确实,重要的是作品的质量,而非匆忙的发行,好戏不怕晚。
如此豪华的阵容在当时可谓空前绝后。
影片公映后好评如潮。1985年,影片《五女拜寿》荣获第五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戏曲片奖"以及中国广播电影电视部优秀影片奖。
董柯娣、何赛飞、方雪雯、何英、茅威涛五人,因此被誉为"小百花五朵金花"。
从此以后,董柯娣一炮而红。她这位凭借真情实感打动观众的老生演员,用自己的方式向我们证明:在艺术的道路上,只要足够用心,就一定能打动人心。
这不仅是她艺术生涯的巅峰,也是足以载入越剧史册的佳话。
然而谁又能料到,在这光辉灿烂的一刻背后,董柯娣到底付出了多少努力?那些鲜为人知的汗水和泪水,又究竟有谁能看得见?这些付出,全都化作了她在舞台上的一颦一笑,塑造出了那令观众魂牵梦萦的"董老爹"形象。
1979年的春天,19岁的董柯娣看到报纸上的招工广告,从此人生发生了大转折。
董柯娣那时在象山一家事业单位安稳地上班,但她骨子里的戏剧热情从不曾熄灭。她从小就跟着戏迷父母看戏,越剧是她最喜欢的剧种。
在炎炎夏日的露天电影院里,她身处同龄人对越剧电影兴趣索然的环境下,却能沉浸在精彩纷呈的越剧中,看得津津有味。
或许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当她看到象山越剧团在招演员的消息时,内心突然为之一振。尽管已经19岁,这个年纪学习戏曲似乎有些晚,但她还是鼓起勇气,向父母表达了想要去试一试的意愿。
虽然父母认为女儿不一定能考上,但看到女儿坚定的眼神,还是选择支持她去追寻梦想。这个看起来有些"不靠谱"的决定,却最终塑造了一代越剧名伶。
董柯娣拥有高挑的身材、明亮的眼睛、高挺的鼻梁以及与生俱来的悦耳嗓音,她在层层选拔中成功胜出。一周后,录取通知书被送到家中,全家人都乐开了花。
然而,戏剧之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作为一个刚入门的新演员,领导因她的条件出众,便让她学习唱小生。
可惜好景不长,半年后剧团一纸调令,要她改唱老生。这位年轻貌美的董柯娣面对这一变动,如同遭到了晴天霹雳。她无法想象自己这个花季少女,以后要留着髯口,迈着沉稳的方步上台,这让她感到十分别扭。
她曾在无数个夜晚,独自一人趴在床上默默地抹着眼泪。
然而,老天并没有把所有的门都封死。1982年,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董柯娣幸运地拜入从"越剧老生泰斗"张桂凤门下。在张派艺术的影响下,她的表演天赋被充分激发出来。
这一年,她在《天问》中担任主演,赢得了浙江戏曲小百花优秀奖的荣誉,此后,她成功地入选了浙江省小百花越剧团。
如今回头看,那个19岁时"不理智"的选择,以及那次看似"倒退"的转型,恰恰成就了董柯娣独特的艺术人生,这也正是命运的神奇之处,当你以为在走下坡路的时候,或许正是在为人生的高光时刻做准备。
说到董柯娣的艺术生涯,人们看到的或许是她在舞台上的光芒万丈,却很少关注她为了追求艺术梦想所付出的艰辛努力。
她的1992年发生的那件事,至今仍叫人心疼不已。
那一年,董柯娣正在排演《西厢记》,在剧中饰演相国夫人崔氏。然而,就在她刚生下三个月大的儿子后,她不得不断奶,把孩子交给在象山的婆婆照顾。
为了专心排练和演出,她通常需要长达半年的时间才能见到儿子一次。
每次回家,让她心碎的是儿子总是躲在奶奶身后,小声地喊她“阿姨”,这声称呼犹如一把锋利的刀,刺痛了她的心。
尽管如此,她仍然坚持了下来。因为她深知,艺术这条道路上,付出与收获总是成正比的。
事实证明,董柯娣的付出并没有白费。从1987年至2000年期间,她迎来了事业的高光时刻。1987年,她获得了浙江首届戏曲明星奖;1992年,凭借在《西厢记》中饰演的崔夫人一角,她获得了全省第五届戏剧节演员一等奖;1998年,她在《白兔记》中饰演刘知远,并因此获得了上海市第十届白玉兰奖。
2000年,可以说是她艺术生涯的巅峰,受邀在上海演出新版《红楼梦》,她成功地塑造了贾政这个角色。这部戏不仅在上海和北京引起了轰动,还让她获得了第十七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这部至高荣誉的奖项,正是对她多年来艺术追求的最好褒奖。
董柯娣不仅在国内表演越剧,还多次随团出访美国、日本、新加坡、泰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将越剧艺术推向国际舞台。
央视春晚上的身影,让全国观众记住了这位实力派老生演员。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董柯娣的成功,是通过日复一日的努力和付出换来的。她为自己的事业付出了许多:牺牲了与儿子相处的宝贵时间,也舍弃了普通人的家庭生活。
但她获得的奖励是一份份让人羡慕的荣誉,以及源源不断的戏迷们对她的热爱和赞扬。
艺术工作者面对的宿命或许就是时常在生活与艺术之间做出选择。董柯娣从未后悔过,因为她深知正是这些牺牲和坚持,塑造了舞台上那个令人无法忘怀的"董老爹"。
2022年5月23日,对于64岁的董柯娣来说,是一个意义重大的日子。当她被评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时,许多人都为此感到感动和自豪。
这份来之不易的荣誉在她的人生剧本上抹下了一道圆满的注脚。
回首董柯娣这些年的人生,就像是一部曲折的大戏。19岁时,她初入戏行,是个懵懂少女。后来,她成为了"小百花五朵金花"之一的台柱子。
从她身上,我们看到了她作为一位优秀艺术家的坚持和追求,更看到她的人生百态。
正如戏文有语:"劫波渡尽是晴天。"愿这位为中国戏曲事业奉献了大半生的老艺术家,在余生安享晚年,继续为我们讲述那些动人的越剧故事。
无论在戏迷心中如何变化,她永远是那个令人泪目的"董老爹",是那个用真情感动人的越剧名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