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漂用品网

穿越时光看杭州西湖:德国人镜头下的美景秘境

发表时间: 2025-01-31 18:57

穿越时光看杭州西湖:德国人镜头下的美景秘境


江南的美景,总是让人念念不忘,而杭州绝对是其中最耀眼的那颗星。这座城市有着5000年的良渚文化,山水相连,湖城相依,自古以来就是个富庶繁华的地方,到处都散发着迷人的历史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西湖的波光、灵隐寺的幽静、河坊街的古韵,每一处都让人沉醉。


1907年,德国旅行家恩斯特·柏石曼来到了杭州。他被这座城市的古典韵味和优雅气质深深吸引,为了留下这份珍贵的历史记忆,他走遍了杭州的大街小巷,用镜头记录下了一组罕见又珍贵的老照片。现在,就让我们通过这些照片,穿越时空,去感受1907年的杭城风光。


△从高处俯瞰杭州和西湖,那些古典的房屋错落有致,湛蓝的湖水闪着粼粼波光,简直就是一幅绝美的江南水乡画。当时的西湖,可没有现在这么热闹,四周一片宁静,时间好像都静止了。


△杭州的城墙,早就被岁月的藤蔓爬满了。杭州的地形挺特别的,七山一水二分田,城墙也因此修成了南北长、东西窄的“腰鼓”形状,所以才有了“腰鼓城”的名字。城墙见证了杭州的变迁,从隋唐开始筑城,到南宋扩建,再到明清加固,历经了千年风雨。清朝末年的时候,城墙周长已经有12公里了,还设有10座城门。1927年,为了打通城区和西湖之间的隔阂,城墙和城门就开始逐步拆除了。现在,除了复建的凤山水门、庆春门,其他城门就只剩下石碑和一首歌谣,还能让人想起当年的热闹:


百官(武林)门外鱼担儿,坝子(艮山)门外丝篮儿,正阳(凤山)门外跑马儿。


螺蛳(清泰)门外盐担儿,草桥(望江)门外菜担儿。


候潮门外酒坛儿,清波门外柴担儿,涌金门外划船儿,钱塘门外香篮儿,太平(庆春)门外粪担儿。


△1907年的西湖,岸边只有古老的牌坊静静地立着,连个游客的影子都见不到。3000多年前,西湖还是钱塘江的一部分呢,后来因为泥沙淤积,在春秋战国时代,才变成了一个内陆湖。现在的西湖,早就成了杭州的象征,而当年的宁静和荒凉,却在这些老照片里被保留了下来。


△1907年的断桥,远处的青山若隐若现,桥上都长满了杂草,显得特别荒凉和孤寂。现在的断桥,可是西湖的标志性景点之一,当年的它却只能在岁月里默默待着。


△1907年的三潭映月,湖水清澈见底,倒影美得像画一样。三潭映月是西湖十景之一,现在到处都是游客,可在1907年,它还保持着最原始的宁静和美丽。


△1907年的西泠桥保俶塔,看起来古朴又庄重。西泠桥横跨在湖面上,保俶塔高高地耸入云端,它们见证了西湖的变迁,也见证了杭州的历史。


小河直街上的那口井,名字叫“老龙井”,也不知道它经历了多少岁月,井台都被磨得特别光滑了。这口井,见证了杭州人的生活,也是岁月留下的痕迹。


△西湖圣因寺的佛塔,看起来庄严肃穆,造型也很古朴。圣因寺是西湖边的一座古寺,佛塔更是给它增添了不少神秘和庄严的氛围。


△西湖灵隐寺的佛塔,周围还是一片荒地呢。现在的灵隐寺,香火旺盛,游客也特别多,可在1907年,它还保持着最开始的宁静和荒凉。


栖霞岭下的岳飞墓,始建于1221年,经历了八百多年的风雨,保存得还特别完好。岳飞墓是杭州的历史见证,也是民族精神的象征。


△杭州御街,店铺一家挨着一家,热闹得不得了。御街是杭州的商业中心,店铺的牌匾上,都能看出杭城的繁华和富庶。


△杭州城里的住宅,充满了江南的古韵。白墙黛瓦,青石板路,每一处都透着江南水乡的古典韵味。


清河坊,是杭州的一条古街,到处都能看到历史的痕迹。现在的清河坊,还保留着当年的样子,吸引着好多游客呢。


△西湖边的文澜阁,始建于乾隆时代,是《四库全书》的七大藏书楼之一。文澜阁见证了杭州的文化传承,也见证了中国的历史变迁。


△杭州郊外的民夫们,虽然干的都是体力活,但一个个都精神得很,衣衫也挺整洁的。他们用自己的双手,书写着杭州的历史呢。


玉皇山下有座小型庙宇,看起来古朴又庄重。庙宇虽然不大,但却承载着杭州人的信仰和希望。


△村庄边的石桥,古朴又宁静。石桥见证了村庄的变迁,也见证了杭州的历史。


△普陀山太子岛的石塔,当时还没有旅游开发,塔座上都长了好多枝丫呢。现在的普陀山,是著名的佛教圣地,可当年的宁静和荒凉,却在这些老照片里被保留了下来。


普陀山法雨寺里的香炉,造型特别生动,工艺也特别精湛。法雨寺是普陀山的著名寺庙,香炉更是给它增添了不少神秘和庄严的氛围。


△法雨寺里的观音像,身披竹袍,面容特别慈祥。观音像见证了法雨寺的历史,也见证了普陀山的变迁。


通过这些照片,我们看到了1907年的杭州,白墙黛瓦、青石板路,每一处都透着江南水乡的古典韵味,真的是太让人惊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