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漂用品网

酒桌上的风险行为,如何避免饮酒丧命的悲剧?

发表时间: 2024-12-05 18:35

酒桌上的风险行为,如何避免饮酒丧命的悲剧?
  • 大家好,我是九月。
  • 美酒好喝,不要贪杯;
  • 少酌怡情,大酒伤身。

今天说说所谓“酒文化”中的“自虐和虐人”文化!

⁣先看来自《柳叶刀》的一组数据:

触目惊心!哪个男人不是父母的儿子,妻子的丈夫,孩子的爸爸,这些冰冷的数字后面,是多少破碎的家庭,多少悲伤欲绝的亲人。

网红王波喝酒去是,留下悲痛欲绝妻子和两个未成年的孩子

关于“自虐”,看看这样的场景熟悉不。

饭局上一个人姗姗来迟,也不解释,添满酒杯,跟大家说:“我自罚三杯!”然后一口菜不吃,咣咣咣,三杯酒下肚儿。大家都竖大拇指,豪爽,够意思!

关于“虐人“,再看看下面的话熟悉不?酒力不胜的情况下,面对这样的劝酒,你喝还是不喝?

  • “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
  • “你不喝就是不给我面子。”
  • “大家都喝了,就差你了,别搞特殊啊。”
  • ​“你是不是男人,是男人就干了这杯。”

你继续喝,就头疼欲裂,伤身体,你不喝,要么你不实在,要么你和我们感情不深,要么你不爷们!

喝酒讲求一个豪爽,所谓的“酒文化”认为“酒品”看“人品”,那么大两个标签等着贴,你看看选什么,选“人品好讲义气”,还是“不实在不地道”?

这种“酒文化”的底层逻辑,就是把人逼到“自证的环节”,自证的方法明摆着:喝酒啊!喝多喝少,就看你会不会做人,看你怎么“表忠心”!

  • “会喝一两的喝二两,如此哥们够豪爽;会喝二两的喝五两,如此哥们最够档;会喝半斤的喝一斤,如此哥们最贴心。”
  • “能喝半斤喝一斤,这样的朋友最放心;能喝一斤喝一桶,回头提拔当副总。”

说到这里突然想起了《让子弹飞》里的一个片段——“六爷到底吃了几碗粉?”

六子被胡万等人诬陷吃了两碗粉却只付一碗粉的钱,为自证清白,六子竟剖开自己的肚子,用碗去接,最终证明只有一碗粉,而他也因此丧命。人群一哄而散,并没有人在意他到底吃了几碗粉,看客只是在等一个结局。

这个梗寓意深刻,它揭示了一种非理性的“自证陷阱”。有人给你贴了“不实在”“不爷们”“不‬讲感情”的标签,如果想撕下这个标签,只能通过喝酒自证!却未意识到人家可能根本不在意感不感情,只是想让你喝下杯中酒。

在周围人架秧子起哄下,一杯接一杯!一旦出问题,谁都不想承担任何责任,因为并没有人“摁着你灌酒”,那是你自己喝的。真的是这样吗?

并不是,国家法律规定,即便没劝酒也要负相应的法律责任,当然喝酒的人自己也要负一定得责任。

了解了劝酒文化的底层逻辑,酒桌上你还会为了自证,突破酒量去喝酒吗?

拒绝劝酒的方法有很多,大家集思广益,既不喝酒也不得罪人。

  • 健康理由:可以说“医生叮嘱我不能喝酒,正在吃抗生素,喝酒会有生命危险,这杯我真没办法”。
  • 个人习惯:“我一直不喝酒,滴酒不沾,喝了就过敏,浑身起疹子,希望大家理解”。

对于下面这种每次以灌酒为乐的‪圈子,可以果断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