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12-03 11:50
2024年11月19日,7:00准时早餐,餐厅的楼层较高视线很好,拍一张风景照,北极阁、浮桥和信江公园尽收眼底。
早餐后立即出门打车去鹰潭火车站,去龙虎山的K2路公共汽车就在火车站广场发车,下车就看见了K2路车。龙虎山距离鹰潭市区15公里,K2公交车上大概坐了有一半乘客,看样子基本都是去龙虎山的,K2路车也是应该有中间站点的,因为没有人候车就一路直接开到了龙虎山的游客中心。
龙虎山名字的来历要从东汉中叶说起,道教正一教天师张道陵在这里隐居炼丹,丹成而龙虎现,所以这里命名为龙虎山,过去好像经常说龙虎山是道教祖庭(萍乡的武功山因为有道士葛洪,也称自己是道教的祖什么)。道教是中国本土的宗教,但是很多年了一直不是很兴旺,早上打车还问司机道教是否收徒弟,司机说收徒弟但是门槛比较高,一般都是本科生以上才收,感觉不是很接地气了。
现在老百姓还是信佛教的偏多,最近这些年信基督或天主教的也在增多(有的地方老百姓搞不明白,统称洋教),反观最本土的道教还是不太兴旺。道教在国内起源较早,和佛教也是有交集的,比如佛教的观音菩萨在道教就称为慈航真人。有不少人还分不清佛教和道教,告诉大家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看西游记小说,玉皇大帝和他的手下都是道教,西方佛祖和手下都是佛教,另外在佛教界还有很多的护法神,也有人说这些护法神是道教人物,具体说不明白了。另外日常生活经常碰到的辟邪驱鬼、呼风唤雨、算命、看手相面相等都是道教的遗风。
龙虎山景区位于鹰潭市的正南面15公里,景区门票90元另外景区交通票45元,老伴的门票+交通是在携程上买的,118元还可以节省17元,龙虎山对60岁以上游客免门票,这样挺好。在购票大厅买了我自己的景区交通票,服务人员告知出门左转就是景区。大概是淡季的原因,龙虎山景区游客确实太少了,稀稀落落的只有几个人,前行不远就是景区大门,扫身份证进入景区,然后走几步就看见了景区的交通车。
龙虎山的景区并不是很大,从北向南主要景点有高空栈道、桃花州(观看升馆表演)、无蚊村(可不去)、正一观(去上清古镇中转车站附近)、上清古镇和天师府。刚到交通车站有一辆车正要发车,急急忙忙的上车就出发了,车上大概不到10个人,还有一个值班苍蝇不停的在巡逻,只是几分钟的功夫就到了第一站“高空栈道”,时间是8:30左右。
我们原来的思路是直接到最远的上清古镇和天师府,然后一路向回走。车到了高空栈道有几个人下车弄的我们也没了主意,问司机“从这里走高空栈道能不能赶上10:00的桃花洲升馆表演?”,司机说“他本人走这个栈道大约40分钟”,既然这样看时间应该来得及,于是也下车就此开始了龙虎山之行。
长空栈道的起点在一个浴仙池的地方开始,也有扫身份证的设备但是门是开着的,也没有人管理,我们从此进入拍了几个照片就沿着木栈道前进。
浴仙池
龙虎山的地形地貌和福建的武夷山有些类似,但是没有武夷山壮观,看山的样子和福建漳州的灵通岩也差不多。我们沿着步道前行,开始是连续的上坡台阶,估计不到200个台阶就到了栈道的水平位置,栈道处于半山腰上,正是看风景的绝佳位置,美景一览尽收眼底。
长空栈道基本没有大的起起伏伏,人游走其间非常惬意和自由,同行的游客三三两两,逆行的还略有一些,趁没人喊两嗓子,回音清晰绵长,爽!天气不冷不热,偶尔露出的太阳把山照的更加鲜亮,好像满山都是春天嫩绿的小草!就这样慢慢悠悠的走着看着拍着歇着吃着喝着,兜兜转转转过一个弯就看见了象鼻山。
象鼻山真的非常形象,赶紧打卡留念再看看时间已经9:30了,不知不觉中一个小时已经过去了,远远超过了司机说的40分钟。过了象鼻山就是一段下坡的台阶了,下了台阶就是观光车站,已经有几个人在此候车了。坐在车站的长凳上刚想用一些补给,但是交通车就到了,立刻上车去下一站桃花洲。
车大概走了3分钟就到站了,我估计这一站大概只有500米左右,到桃花洲已经9:40分,下车沿着一段下坡的长廊向下走,出了长廊不远就看见了这个大门,过了大门前面就是一条河,叫泸溪河,9:50桃花洲到了。
此处的河岸边就是桃花洲,升棺表演的时间是每天10:00、12:00、14:00和16:00,每场30分钟。河边有几个竹筏,每个竹筏上都站着人还有鸬鹚,河中间有一个浮船,浮船上有一个古代的小草房,河对岸就是一面很高的绝壁,叫仙水岩,上面有很多年久风化形成的大小不一的坑洞,有的大的里面还有棺材样的东西。升棺表演内容是将棺材固定到绝壁中的洞穴里。
10:00高音喇叭响起表演开始,最先开始表演的是靠近我们岸边的5个竹筏划向河中间,上面的鸬鹚开始捕鱼的表演,展现古越人渔猎生活的场景,还真有一个鸬鹚吃进了一条鱼,但是被渔夫弄上来把鱼从嘴里硬给挤了出来。河中间的浮船上出现了三个演员开始表演古越人的生活劳作等,还有一个新生儿诞生。解说话音一转说有新生就有逝去,这时抬头一看,仙水岩的上部已经有一个黄衣人拉着一个绳子慢慢的坠下来了,这就是升棺的开始。
仙水岩
开始是一个黄衣人,后来又出现一个,两人依次下降到一个洞窟前并钻了进去。河面上的一条小船里面有一具棺材,被绳索拉着升起,一直升到两个黄衣人的洞窟旁,然后又慢慢落下。这期间浮船上和竹筏上的人仍在继续表演着,再后来两个黄衣人出洞慢慢的降落到船上,基本整个表演就结束了。
整个表演还是不错的,值得一看,旁边还有一个大姐卖她们当地的小粽子,买了几个还真挺好吃的。河岸边最佳观景地被一个大约50米长的封闭小连廊给占据了,收费20元/位很不厚道了。
大高音喇叭的解说这里的先民是古越人,上网查了一下古越人是怎么回事,有的说来自北方,秦汉时期来到这里,有的说就是本地人,还有的说越王勾践也是越人后裔的一支,越南人也是越人的后裔等等,看了半天体会到专家真好当,可以随便说不犯毛病。
表演结束大家慢慢散去,桃花洲附近的风景还是很好的,北侧还有一个浮桥可以去到河对岸,是一个叫龙虎山最美乡村-舒沁庄园,但是去这个庄园是必须要出景区的,我们走到这里看看也就返回了。
桃花洲附近风景
在这里小息片刻继续出发,徒步到交通车站,由于升棺表演刚刚散场,乘车的人稍微的多一些。下一站是无蚊村,和我们同行的大概超过10人,刚下车就上一个不太高的台阶,台阶上一个举着小旗子类似导游的中年大姐主动招呼大家,第一句竟然是看看大家的门票,我们告诉她是电子票她就不说话了,但是很自然的走在我们的前面主动的讲解起来。
我从一开始看见这个女人就觉得不正常,好在她并没有其他的特殊要求,我们就一路跟着她走。女人先从无蚊村的名字讲起,无蚊村没有蚊子的原因有三个,第一是村子里面有驱虫功效的樟树和另外两种树比较多;第二是村子位于一个斜坡之上,没有积水所以没有蚊子;第三是附近山上的洞穴中有很多蚊子的天敌-蝙蝠,以上三个原因导致没有蚊子,但是不是绝对的没有,只是蚊子相对较少而已。接着开始讲当年张天师孝敬母亲的故事,每到夏天,张天师为了使母亲免受蚊叮之苦,便不停地为她驱逐蚊子,后来索性搬到这个村子居住。
女人说着话指着一个破旧的不能再破的房子告诉我们说,这就是张天师和母亲的故居,众人跟着她进入,里面有一个条案,条案的后面站着一个道士,道士指着右侧的一个门说可以进去“参拜”。有一个大哥按照道士的指引想进那个房间看看,这时道士拿起一种黄纸条递给大哥,大哥一看就止步退了回来,至此我们都明白了女导游导演的全部剧情,好在大家都没有上当。
识破了女人的套路大家一哄而散,我们也就在这个村子随便走走,回来后查了一下,这个无蚊村叫许家村,共有50来户人家200余人,据载为许真君(许逊,东晋著名道士,)的后裔,自古靠打鱼种田为生,该村依山傍水峰峦秀丽,村内树木葱茏村前碧波荡漾,村中人多长寿,所以又有长寿村之称。
村子紧邻泸溪河,对岸也是比较高大的山峰,两个山峰直接还有一个小桥链接,显得很神秘。河面上有游客乘竹筏经过,和我们岸上的游客互相挥手致意,大家心情都不错。这里还可以下到河岸边,踩着泥沙的河岸近距离触摸河水,好像很多年没有这样了。
离开无蚊村下一站就是景区交通车的转换站,去往上清古镇的就在这里换乘。附近还有正一观,这里也是竹筏码头,乘坐竹筏的在这里出发,终点好像是桃花洲(升棺表演的地方)。正一观是一座两进的院落,里面供奉着道教的仙人,进去之前有一个道教的礼拜手势的图解说明,对着研究了半天才弄明白。佛教是双手合十,而道教是双手抱拳,具体为左手大拇指伸出,右手用大拇指和其他四指握住左手的大拇指,左手的大拇指在握住右手,这样就形成了抱拳,在道教礼仪中,左手代表善、阳、尊,右手代表恶、阴、卑,左手压右手的抱拳礼表示谦逊和尊敬,扬善止恶等。
游览了正一观就去等中转车,时间是12:00,等车的地方可以坐下休息,正好补充一下能量,把昨天买的桃酥吃了好几块。说起桃酥上一期中忘了说明,鹰潭是桃酥之乡,竟然还有桃酥节,这个真是没想到。鹰潭桃酥的来历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鹰潭桃酥与景德镇陶瓷有关,唐元时期江西景德镇周边的乐平、贵溪、鹰潭等地的农民在制陶时发明了桃酥,当时一位农民由于长期咳嗽,习惯在食物中加入桃仁来止咳,意外地发明了美味又健康的点心,开始叫做“陶酥”,后因其谐音被称为“桃酥”。
第二种说法:鹰潭桃酥与明朝嘉靖年间夏言后裔有关,夏言被严嵩陷害后其后裔逃回祖籍地江西鹰潭龙虎山一带,将皇宫内做桃酥的工艺流传了下来,由于南方地区不生产核桃,后来逐渐用香味浓不易变质的芝麻代替了原本采用的核桃,由此核桃酥在南方称为“桃酥”。
不管是哪种来历,总之鹰潭的街头卖桃酥的店铺比较多,我们的这份桃酥就是在一个很不起眼的小店买的,一问桃酥怎么卖老板马上拎起一袋桃酥,“十块钱”,让人无法拒绝,确实非常好吃。
吃饱了也养足了精神,乘车去上清古镇,这段距离稍远一点,大约15分钟到达。刚到古镇就看见两个对称布置的高高的架子,上面好像是一面大鼓,好像要打擂台的感觉,这里大概就是上清古镇的演武场了。演武场也靠近泸溪河边,小镇就是依河而建,走到小镇的尽头就是天师府了。
上清古镇和其他的古镇意思差不多,基本都是小吃和工艺品店,有一点不同就是这里有算命和看相的店,这些本就是道教的习俗也是正常的,其他就没有什么鲜明的特色了。游客也不太多,我们也是慢悠悠的逛着,心里还记得攻略上说上清古镇的豆腐还是很好的,眼睛也在留意观察着。
卖手链的店,不知道道教是不是也盘手链。
来到一个小吃店前,是刘氏正宗上清特色小吃店,最重要的是横幅上写着,中央电视台《舌尖上的中国》播放了他家的豆腐,而且挂在外面的电视还在循环播放着一段画面,是一个记者到他家吃铁板豆腐的对话,还说豆腐是5元钱两块。店里面已经做了两个人,外面进去坐在另一张桌子旁,要了一盒豆腐和一个萝卜丝饼。豆腐很快煎好放到一个一次性的纸盒里面,我们一看是三块豆腐,问老板多少钱,老板回答10元,电视里面循环播放是5元两块,到我们这就10元3块了,呵呵,有点不厚道了。铁板豆腐吃起来还算可以,有点咸但不是很辣,萝卜丝饼也还可以吧!
继续前行不远就到了天师府,天师府是一座很大的道观,我记得好像是三进的大院落,正门对着泸溪河,一看就是风水极佳的地方,门前是一个很大的广场,广场中心地面镶嵌着一个大阴阳鱼的图案,让整个道观更增加了威严。
我这是第一次来这么大规模的道观,里面绿树、青草、翠竹等郁郁葱葱,还真是很有风景,用刚刚学会的手势对各位神仙也进行了礼拜,在里面浏览了较长时间,还真是挺舒服的。
沿着上清古镇的古街返回到景区交通车站,看见还有游客要乘车去大上清宫,距离也不远但是攻略上说不建议去,听人劝吃饱饭,我们还是乘车返回正一观附近的中转车站,再换乘到游客中心的交通车,到游客中心经过了一段挺长的购物通道,遗憾的是大多数的商铺都没有营业,大约3:00终于走出了景区。K2路车又等了10分钟,3:40回到了火车站。
导航知道正对火车站的马路叫站江路,一直走就可以到我们的酒店,距离大约2公里,时间还富裕索性徒步,顺便找找什么好吃的店铺再造一顿鹰潭美食。一路走过去又看见了昨天购物的综合体,又一下子想起了昨天的铁锅面,快走几步看见了鹰潭大桥同时也看见了灶二妮铁锅面。
还不到吃饭时间,但是店里面还是有几个顾客,看看人家的战斗口号,“中国面,家味道,不计成本用好料”,看着心里就踏实。一位女老板走过来给我们选择了座位,告诉我们扫码点餐。这个店的焖面种类不少,有牛肉的,猪肉的,还有素面,还有一人/二人/三人份的,我们点了一个两人份素面,老板说都是现做的需要等一下。时间不长面端了上来,真的就是一口大锅直接端上来了,锅挺大面也不少,还有玉米,土豆等,味道真的很香,柜台处还有佐餐的小菜和剁椒可以不限量取用,真的不错,极力推荐此店。
吃过铁锅面直接徒步过桥回酒店,在酒店的后身有一个天虹综合体,规模还是挺大但是看着顾客就不多,也许不是休息日的关系吧。时间还早也顺便转转,乘扶梯一直到6楼然后在依次到每一层都看看,发现这里还是以购物店铺居多,吃饭的店铺偏少,我个人认为应该增加吃饭的店铺,减少购物为好。
出了天虹天已经比较暗了,穿过一条马路就是我们的酒店了,无意间发现信江对岸的北极阁竟然灯火通明,把北极阁映照的像一个透明体,很是漂亮,机会难得必须要欣赏一番。我们又穿过信江公园一直走到江边,把鹰潭的南岸的夜景欣赏一遍,很有灵气且生机勃勃的一座小城。
在信江公园里面往回走,有发现有好几伙唱卡拉OK的,嗓门还都不小,鹰潭真是好地方,白天打牌跳舞,晚上卡拉OK,都是小神仙啊!
2024年11月20日,今天大约10:00的火车去南昌,时间富裕,慢慢悠悠的去餐厅早餐,又顺便拍了一张窗外信江的照片,应该和昨晚的位置是一样的,只是拍摄的高度不同。
早餐后收拾行李,顺便拍了一张酒店北侧的照片,新区的状况一览无余,都挺好的就是人气不旺。下楼退房打车,直奔鹰潭北站。
司机大哥又是一个话痨,说话很标准但却是当地人,对他们的城市提了很多好的建议,尤其是经过市政府这些地方的时候,也难免的有一些牢骚,这也可以理解,毕竟是热爱家乡吗!
来的时候也没有时间在车站处看看,现在到车站南广场走走,到处都是生机盎然的绿色,前面一个大雕像好像要时刻提醒着众人,鹰潭是一座道教文化的城市,威严的道教祖师“老子”就在这里。
再见了鹰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