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12-03 09:58
深圳新闻网2024年12月3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帅文清)“有人倒下了,快打120!”近日,深圳市南山区龙井羽毛球馆内,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救援悄然上演。51岁的余先生在打球时突然倒地不起,心脏骤停。幸运的是,南方科技大学医院的几名医护人员恰好也在球场锻炼。危急关头,他们迅速反应,齐心协力运用专业知识将余先生从死亡边缘拉回。
化险为夷 医护人员挺身而出及时施救
“我们当时正在打球,突然听到有人呼救,就赶紧跑了过去。”万秋芳护士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仍然心有余悸。“好在我们离得近,10秒钟就赶到现场。”当时,球馆内一片嘈杂,余先生的突然倒地让周围的人惊慌失措。她看到余先生倒在地上,脸色苍白,他们根据“胸口没有起伏,评估颈动脉也没有脉搏”判断,余先生已经心脏骤停,需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心跳骤停后的4分钟是黄金抢救时间。
“快!准备心肺复苏!”洪浩医生大声呼喊,同时迅速将余先生平躺在地面上,保持他的气道通畅,周围人员开始轮流为他进行胸外按压。动作迅速而有力,每一次按压都仿佛在向死神宣战。
“AED是救命神器,我去拿!”唐娇莹护士反应迅速,在得知球场未安装AED设备(自动体外除颤器)后,她立刻快速跑去几百米远的地铁口取。在场的医护人员不停重复多组胸外按压,并指导家属配合进行人工呼吸。
“当时我们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就是一定要救活他。”洪浩医生说。10分钟后,唐娇莹护士顺利取回AED设备。“设备一用上,患者的心率就恢复了。”此时,120救护车也及时赶到,将余先生送往南方科技大学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因抢救及时,余先生成功脱离生命危险。
用好“救命神器”AED 为生命争取每一秒
“作为医生,救死扶伤是我们应尽的职责。我们医院一直非常重视急救技能的普及和培训。”洪浩医生说,“面对这次突发情况,我们丝毫不慌乱,之所以能成功救回患者,也多亏了我们平时的训练和积累。”
“我们这次救援成功的关键就是AED,AED相较于专业医师使用的除颤器,是一种面向事发现场最早目击者、几乎是全自动的救命神器。多亏我的同事唐娇莹反应迅速。第一时间为我们拿到了设备。希望通过这次事件,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AED设备的重要性,并学会如何使用它。”万秋芳护士告诉记者,最令她感到欣慰的是,最近,该羽毛球场装上了AED设备,这几天在培训急救,“如果能通过这件事带动深圳所有运动场馆都安装上AED设备就更好了。”
医生提醒 冬季运动谨防低钾血症
经过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张帆等专家的精心治疗,余先生已于11月26日顺利出院。出院后,余先生向医护人员发来自己预后良好的照片,并表示身体完全康复后,一定亲自送上锦旗以表感激。
张帆医生介绍,余先生患有器质性心脏病和低钾血症,低钾血症是心脏骤停的诱因和加重因素。这次能够成功救回余先生,多亏了现场医护人员的及时救治。她提醒广大市民,如果有低钾血症等病史,一定要及时进行治疗和纠正,避免引发更严重的后果。同时,在冬季运动时,除了基本的热身外,大量出汗后要及时补充电解质饮料。
(深圳特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