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漂用品网

了解‘坟前不祭四果,祭后不去三处’中的礼仪与忌讳

发表时间: 2024-08-20 18:16

了解‘坟前不祭四果,祭后不去三处’中的礼仪与忌讳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章中有5秒免费广告可增加创作收益,感谢各位看官点击支持原创,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祭祖一直都是我们国家流传已久的传统文化,为了感谢祖先为我们来之不易的生活做出的贡献。

对于那些已经是家族中最长者的人来说,祭祖也是他们可以表达哀思的时刻,可以趁着这个机会向自己的长辈们诉诉苦或者告诉他们自己非常幸福。

因为祭祖这项活动十分庄严肃穆,一些平时爱玩闹的孩子如果在这个时期调皮,以往慈眉善目的家长们,也会展现出来难得的严厉,好好教导一下那些调皮的孩子。

祭祖的习俗流传到现在,甚至还有了“坟前不祭四果,祭后不去三处”的说法,你们知道这些都是指代什么吗?现在还有道理吗?

一、祭祖的由来

其实祭祖在我们国家的历史已经非常久了,甚至有可能早在远古时期,就已经有了非常成规模的祭祖流程。

因为在那个时代,人们刚刚开始踏入农耕文明,开始逐渐的依靠自己的辛勤劳作,种植粮食养活自己。

但是因为工具的不够先进再加上种植技术的待突破,一旦出现天灾人祸,就有可能会长时间饿肚子。

在这样的条件下,让他们越来越期待风调雨顺,不要有什么天旱或者洪水的事情发生,可以顺顺利利的度过这一年。

为了达成这个目标,远古时期的人们也会想尽一切办法,其中祭祀就是他们认为十分有效的一种方式。

不过刚开始的祭祀并非单纯的祭祖,而是祭天地、鬼神还有祖先,认为这些都有可能让未来的时间里一切安好。

随着时过境迁,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在生产力方面有了非常显著的提升,所以大规模祭祀的活动也逐渐的少了起来。

作为流传已久的风俗,家家户户还是保留了一些祭祀习惯,尤其是祭祀祖先。

二、“坟前不祭四果”什么意思

现在很多人的祭祀理念已经发生了变化,尤其是在墓地的逐渐盛行,祭祀的用品大多数也以送鲜花为主。

可是对于很多人来说,祭祀祖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上坟的时候,带上一些供品,也是充分表达了自己的一片心意。

在所带的上供物品中,一般是不能出现这四种水果。

1.空心的水果

在我们经常吃的水果中,大多数都是果肉饱满、口感十足,甚至还会被很多人作为自己的“心头之爱”。

所以有些人在祭祀祖先的时候,选择的供品是一些自己觉得特别好吃,可能自己的祖先没有吃过的水果。

可是随着生产力的提升,各种水果我们也都能接触的到,像是一些空心的水果,比如蒲桃等等,就也是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但是像这些空心的水果,在以往的习俗中,是不合适带去坟前作为上供的。

2.成串的水果

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成串的水果给大家的印象就是比较甜,非常好吃,就像是大多数都喜欢的葡萄和荔枝。

此类一大串的水果是过去不能被带到祭祀的场所里去的,因为很多人认为这是一连串的意思,是一种非常不好的象征。

3.多籽的水果

一般我们提到多籽的水果,首先想到的就是它多子多福的含义,是一种对新人的美好期盼。

而这样的水果如果放在祭祀里,就有些不合时宜。

毕竟我们祭祀的都是已经逝去的祖先,并不适合用有着“多子多福”意味的水果,来祭祀他们。

像是石榴还有西瓜,里面都含有非常多的籽,所以我们在选择祭祀的时候,尽量要避开这些水果。

4.其他寓意不适合的水果

前面的三类水果之所以不能在祭祀的时候,当作贡品来使用,其实和它们水果本身都没有任何关系,只是因为在大众的眼中,它们的本身造型寓意不适合。

而生活中除了这些在外形方面,被人们赋予了一些特殊意义的水果,还有一些是因为文化或者名字的缘故,同样有着不适合作为上供的寓意。

比如因为名字方面不适合的,就包括草莓和梨。

前者是因为草莓的“莓”字谐音可以读作“霉”,而后者的梨的名字谐音“离”则是有着分离的意思,都被看作不好的象征。

除了因为名字犯“忌讳”的水果之外,像是桃子这种从古至今都被看做是贺寿的水果,也不适合当作供果。

三、“祭后不去三处”什么意思?

有很多年轻人逐渐开始扛起了承担家庭责任的大旗,祭祀等一系列事情也开始慢慢成为了家中的主心骨。

长辈们所了解和传承下来的一些祭祀传统,也开始一点点的传承给了年轻的下一代。

像是在过去,还有这样一种说法,就是在祭祀后有三种地方是必须要远离的,你们知道这三种地方都是哪里吗?

首先就是玩乐的场所。

其实这一点大家都比较好理解,毕竟祭祖的这一天,是十分庄严肃穆的时刻,这样可以充分的表达自己对于祖先们的敬意。

可是在祭祀后,直接就去一些玩乐的场所消遣,就会被很多人认为之前的祭祀是对祖先的敷衍。

所以在这一天,家中的长辈基本都会阻止小辈们外出玩乐,尽量留在家中休息。

第二就是朋友的家中。

现代人的社交圈子都比较丰富,喜欢随时都聚在一起聊东聊西。

但是在祭完祖的这一天,是不适合再去朋友家加深友情了。

因为过去古人认为上坟后,如果这个时候去到别人家很可能会犯冲,这样容易引起两家人的不愉快。

到了我们现代,我们就知道这种说法其实并不靠谱,但是还是仍然保持着这种习惯。

这是因为在祭祀完后,人们的心情都比较哀痛,其实并不适合去看自己的朋友。

如果碰巧这一天朋友们也去祭祀了,他们的心情也会多少有些复杂。

家人也需要做一些祭祀完成后的工作,根本无暇顾及突然到访的客人,所以这个时候去看朋友只会徒增他们的困扰。

最后就是不能去河边。

前面提到过,在祭祀完祖先后,我们的心情多少都会有些哀痛,所以这个时候就非常不适合去那些有危险性的地方走动。

这主要是为了我们的安全着想,防止我们因为心情的问题,不小心出现落水的情况。

四、祭拜祖先时,要注意这些事情

1.祭祀烧纸时一定要等待燃烧完全再离开

各个地域文化都有一定的不同,在祭祀方面也是各有各的特点,其中烧纸算是都会采用的祭扫方式。

对于仍在家乡的人来说,他们可以有机会直接去为自己的祖先上坟,然后烧上一些纸表示自己的尊敬之意。

而那些在外打拼的人,没有这个机会,就只能想其他的办法,就比如说在路口烧纸。

我们大家无论是通过哪种方式进行祭祀,都要注意一点,不能在火焰完全熄灭之前就直接离开。

因为如果因为烧纸的一些残留的火星,不小心飘落到了周围的可燃物质范围内,就有可能会引起大火。

2. 不要让家中的孩童烧火

我们祭拜祖先的活动其实就是我们国家传统文化的体现,所以现在很多人为了提前让自己家的孩子感受到这种氛围,在他们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带着他们去参加这种祭祖的活动。

这样做确实能让孩童们提前认识到这种活动,但是一些孩童幼小的年龄,其实是不适合参加这种活动的。

因为烧火这一行为,对于孩童来说不仅新奇,而且还十分有趣,就会想要去尝试一下。

但是对于孩童而言,他们可能并不知道火焰到底有多么危险,就有可能会“以身涉险”。

所以家中的人如果一定要带着孩童去祭拜祖先,就一定要确保孩子们的安全,让他们远离这些危险的事物。

3. 烧纸祭拜选择一些安全的地方

我们前面提到了在城市中,很多人会选择在路口进行烧纸祭拜,这也算是城市能为在这里打拼的人们提供的一些慰藉。

我们在选择要祭拜的路口时,也要注意周边的一些设施,要是附近有禁止明火的场所,我们就不能在这个地方烧纸。

还有就是在烧纸的过程中也要确保自己的安全,不要逆着风向进行烧纸,让纸团烧起来的火焰溅到自己的衣服上,也能够避免火焰中的烟呛到自己的鼻子,给自己带来健康问题。

当然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其实我们也可以选择一些更环保的祭祀方式,比如说使用鲜花祭祀。

总结

祭祖是我们国家流传至今的文化,一些民间在坚持的风俗习惯,比如“坟前不能祭四果,祭后不能去三处”,也都是人们为了讨一个好彩头。

而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们虽然始终坚持着祭拜祖先,但是也该逐渐的采用一些现在较为环保的祭祀方式。

参考文章:

百度百科:祭祖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微信公众号 2024-8-18——@所有人 今天中元节,注意这件事!

一纸寡言 2024-4-3——“坟前不供四果,祭后不去三地”:是什么意思?为何有这些讲究?

民俗风情线 2022-3-30——清明节祭祖:记得3做4不做,心里踏实、祖先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