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5-01-13 22:11
本号所有文章均已开通全网维权,未经授权一律举报
最近来中国旅游的韩国人是越来越多了。
如果你还以为是张家界和各种朝鲜族自治区以及青岛这些地方,那就错了。
现在韩国人最多的地方,是上海。
现在上海的韩国人多到什么程度?
看下面这张图就一目了然了。
如果要问哪条路最火,那必属上海武康路了。
这条路上汇聚了一排排的豪车,沪爷们大清早就开着豪车去占位,听说500万以下的车都不好意思拿出来。
即使是开着敞篷,大冬天的裹着羽绒服,也要展示“魔都style”。
有网友说,“让韩国人狠狠见识一下沪市的继承者们,这些车我只有在QQ飞车里面看过。”
只不过,再酷炫的豪车,罚单该有还是有的。
不得不说,这个罚单真是点睛之笔,但是少爷千金们还是爽到了,这该死的胜负欲啊。
甚至还有拖车运着浙A车牌的豪车入沪,据说是杭州网友前来支援。
只不过,韩国人对此的评价是:“真的好在意韩国人啊”、“与其弄的那么夸张,不如把美食店介绍给我们”。
韩国人确实很在意吃这件事,毕竟他们来中国后,美食文化博大精深的中国,已经让他们“吃不了兜着走了”。
要问为什么韩国人来上海扎堆玩,一个是距离近,从首尔坐飞机到上海,只需一个多小时。
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上海对韩国免签后省去的各种繁琐流程,于是“周五下班直冲上海”成为了在韩国年轻人当中爆火的特种兵之旅。
据不完全统计,本年度前往中国旅游的韩国人数突破840万,创历史新高,要知道韩国总人口仅5000多万。
第一批来上海旅游的韩国年轻人,把这里当成了新手村,结果没想到这个新手村就如此让人上头。
在全国最时尚的城市,来了一群最时髦的韩国人,这其中的火花一定是“噼里啪啦”的。
韩国人的“傲慢与偏见”
别看现在韩国人来得欢,实际上在中国对韩免签政策刚落地之际,韩国人可不是这副面孔。
在韩国的社交平台上,评论区都是一边倒:“西八,坚决不去,韩国不要和他们免签。”
实际上,韩国人一直就不待见我们。
2022年的时候,斯洛伐克智库“中欧亚洲研究中心”(CEIAS)进行了一项针对中韩民间关系的调查,这项有1364名韩国成年人参与的民调结果显示,81%的韩国受访者对中国持有“负面”或“非常负面”的态度,该比例是在56个调查对象国中最高的。
环球时报也曾调查过韩国人对中国的印象,问题是“一说到中国,韩国人想到的形象是什么?”
图源:微博@看韩影
本来是一个纯粹的印象问题,可这篇报道发出后,韩国人在底下的评论简直是“不堪入目”。
“韩国人太善良了,我还以为第一是很脏。”
“我对他们的印象就是偷文化。”
“多谢福宝吧,要不是福宝,就是脏和吵第一位了。”
图源:微博@看韩影
究其原因,还是韩国人对我们的误解太深。
就像韩国人对于中国的土地大小没有概念一样,他们总是用韩国的土地大小来衡量中国的土地大小。
网友的评论还只是冰山一角,诸如此类的误解,还有很多。
而且韩国人对于中国人还有一种莫名的优越感,这里就不得不从“亚洲四小龙”这个称号说起了,毕竟从1935年到1960年,美国就给了韩国整整17.45亿元的经济援助。
这笔钱可以说给了韩国非常大的助力,韩国的经济开始腾飞,韩国人腰包也开始鼓了,有钱了人自然就高傲了,看周边国家也会带着一些轻视。
当时的中国,确实日子过得不怎么样。1978年的改革开放也是刚刚起步,跟韩国比起来,还是有差距的。
只不过,他们小看了中国的发展潜力和速度。
进入21世纪,中国的发展速度堪称坐上了火箭,现在的中国,早已跃升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短短几十年时间,中国便建成了世界最大规模的高铁网络,里程已经超过了4.5万公里。
移动支付、基建速度和新能源相关专利,中国更是走在了世界前列。
过去被西方媒体宣扬的落后贫穷的中国早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充满活力、蓬勃发展的中国。
如今韩国到中国免签了,中国有一句老话,眼见为实,踏上这片土地的韩国人也开始打破偏见与傲慢了。
给韩国人一点点震撼
旅行是偏见、偏执和狭隘的死敌。
这句话放在韩国人的身上也同样好使。
根据歪果仁研究协会的视频,其中一位韩国人表示,上海非常干净,城市里有很多垃圾桶,在韩国基本上没有。
图源:歪果仁研究协会
还有一位韩国人称,这里的人对我很友好。
图源:歪国仁研究协会
除了感叹中国街道的干净和称赞中国人友好外,对于国人的科技领域,韩国人也是一体验就是一个amazing。
一位在南京上大学的韩国博主祐利,就被武汉无人出租车的震惊地喊出了三连问“没有人啊?没有人啊?没有人啊?“
图片来源:抖音@基本祐利
坐进无人出租车里,这位韩国博主迫不及待给自己的妈妈拨通了视频通话分享这个乘坐体验,妈妈甚至也觉得不可思议认为“这是不是鬼”!
图片来源:抖音@基本祐利
一位韩国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了一则标题为“5万多韩元在中国洗浴中心游玩,无限量自助,规模简直超乎想象”的视频,这则视频里这位韩国博主把成都的洗浴中心夸得天花乱坠。
只不过韩国网友不乐意了,他们纷纷表示博主要么收了黑钱夸大其词,要么就是贬低自己抬高他人。
但是事实胜于雄辩现,这位韩国博主是由衷地感慨,他最初也以为中国的洗浴中心和韩国的桑拿差不多,但一进门,他就被眼前宽大明亮的走廊震惊,“原来你们到中国来是有原因的。”
不管是里面的设施、服务,还是玲琅满目的零食、饮料,以及不限量任吃的自助餐,都让这位韩国博主开了眼,激动到中文都飙出来“太棒了”。
第二天早上结账的时候,这位博主更是大吃一惊,吃喝玩乐一条龙18个小时,共花费了299元人民币,直呼这是他见过最高性价比的地方。
不得不说,免签政策让越来越多的韩国人能够踏上中国这片土地,让他们用自己的亲身体验去真正感受中国的魅力,打破信息茧房,而不是仅靠片段式的西方报道去了解中国。
中国美食同样硬控韩国人
不仅是大中国的反差感让韩国人上头,我大天朝的美食,同样是给韩国人“亿”点点震撼。
几乎每个韩国人来上海都要打卡一家叫“很久以前”的羊肉串店铺,尽管对于上海这个网红店扎堆的地方来说,“很久以前”是一家平平无奇的羊肉串店,但是挡不住韩国人排队4个小时也要去吃。
韩国人多到老板甚至专门在招聘网站招聘韩语翻译兼职。
除此之外还有一家连上海本地人都没听说过的店也成了韩国人的热门打卡地“上海姥姥。
这家店就是“上海姥姥”,咋一听这个名字不知道的以为它跟“沪上阿姨”有什么关系。
而韩国人钟意这家店的原因则是因为这里可以一次性点到他们最爱的中国三件套:红烧肉、麻婆豆腐和青岛啤酒。
要知道,韩国人对红烧肉可谓是爱得深沉,就连韩国明星Rain也抵挡不住它的美味。
而麻婆豆腐的美味也是让韩国人赞叹不已,每每出现有关麻婆豆腐的场景都是光盘行动。
对于火锅,韩国人更是为之倾倒,据说上海晚上十点后的火锅店,一半都是韩国人,逼得海底捞员工都开始学上几句韩语。
而麻辣烫更是俘获了众多韩国年轻人的心。
在韩国,这项中国美食的热度甚至超过了炒年糕这种本土小吃,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小吃“顶流”!
许多韩国明星也曾表达过对麻辣烫的喜爱。
在上海这座时尚之都,在吃这件事上,韩国人吃的不是精致的brunch,而是会在看似不起眼的小店排队买小笼包。
甚至韩女还会穿着一身名牌美名其曰去吃点心,实际上就是普通的小杨生煎。
虽然上海在美食之都排不上位置,但是在韩国人面前,已经足够能打了。
仅是水果、烤肉这些,就已把他们迷得神魂颠倒。
就像网友说的:“去海底捞路过小料台都以为是盛宴。”
不禁让人想问,在中国吃够了之后,韩国人回去还要怎么面对那咸巴巴的泡菜啊。
亲身体验,是打破偏见的解药
近年来,中国免签的“朋友圈”正不断扩大,“ChinaTravel”(中国游)成为了新的热门现象,这个词也成为了很多海外博主的“流量密码”。
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在亲身体验后,将真实的感受通过社交媒体发布,完成了一波“出口转外贸”式的种草。
如今腾飞的中国,也让我们有足够的自信在面对争议和偏见时,可以很骄傲地说一句“请你到中国来看看”。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发表您的意见或者看法,谢谢。
国内运营最早的财经自媒体,百万商界精英的必备读本,聚焦每日热点事件、财经人物、创投故事、财富商机等内容!每日为您提供更真实、更专业的商业报道,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