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5-07-09 05:27
海鲜市场天价鱼频现,动辄上百万一条的鱼,普通人看一眼都算奢侈。
最近日本拍卖场一条蓝鳍金枪鱼能卖到上千万日元,福建渔民捞到黄唇鱼直接翻身,说到底物以稀为贵才是硬道理。
蓝鳍金枪鱼常年霸榜最贵海鱼 。
深海捕捞难度大加上数量锐减,东京拍出过176万美元的天价。
生鱼片爱好者追捧它的油脂感,但吃一口就是普通人几个月工资。
更离谱的是黄唇鱼,鱼肉本身每斤几千块不算夸张,关键在鱼鳔——晒干的鱼胶论斤卖,品相好的喊到400万。
这哪是吃鱼,分明是吞金砖。
除了这些顶级货,市面还有不少天价选手。
金背狐、红薄荷神仙这些观赏鱼,养一条成本顶辆小车。
海王星石斑标价四万多,绣蝴蝶鱼游进鱼缸等于供了台最新款手机。
澳洲金龟鲈、刀锋鳍士这些进口货,价格标签看着就肉疼。
大黄鱼现在野生的近乎绝迹,养殖的也得掂量着钱包买。
说到底这些天价背后无非两点:要么物种快灭绝了,捞一条少一条;要么被炒成奢侈品符号,专坑土豪钱包。
福建那条卖到450万的黄唇鱼,最终还不是进了收藏家的保险柜?
普通家庭买条养殖大黄鱼,照样能炖出奶白浓汤。
真心话:别被天价噱头带偏,理性消费才实在。
保护生态平衡,让子孙后代还能见到活的海鱼,比砸钱买天价标本有意义多了。
海鱼的身价,不该用钞票厚度来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