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5-01-27 19:04
不管你有没有兴趣,或者兴趣度有多高,参观博物馆都是绝对有益的。不只是增加知识储备,更主要的是能形成推理能力,还能形成发散思维。
对于新疆人来说,有几个博物馆是值得关注的。我在这里按照城市介绍它们的代表文物。
首先是乌鲁木齐,有两家博物馆很值得关注。第一家就是自治区博物馆,这是新疆仅有的两家一级博物馆之一。这里有很多文物值得重点关注,包括楼兰美女、尼雅丝绸护肘等。
楼兰美女是一具干尸。据说刚挖出来的时候还是正常肤色,遇到空气之后10来分钟就变黑了。所以现在也是黑色为主,看起来并不漂亮,但是意义非凡。这是生活在4000年前的雅利安人,代表了新疆历史上的一个时代。新疆出土的四千年前的人类,毫无例外都是白种人。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护肘,因为其明确的文化意义而闻名中外。这句话原本的意思是,金木水火土五星汇聚在东方的时候,有利于中原大地的发展。但这句话正好跟我们今天的国旗和国名相符合,虽然我们不相信预兆什么的,但毕竟人人都希望未来国泰民安,海晏河清。
在乌鲁木齐的第二家博物馆,是位于友好路上的新疆地矿博物馆。如果你对地质矿产并没有多少兴趣,建议直奔三楼,这里陈列了新疆顶级美玉,其中有一部分是在当今的市面上根本就买不到的,近乎传说中的。比如巨大的羊脂玉,碧玉雕刻的花瓶等。这些玉石和玉器动辄上千万的价值。本文配图全是地质博物馆展品。
吐鲁番博物馆是值得关注的第二家博物馆,这也是新疆的两家一级博物馆之一。这家博物馆有很多稀世珍品,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伏羲女娲绢画。我去参观的时候展出了两幅画,但据说一共发掘出了100多幅。
伏羲女娲是中华人文始祖,我们现在关于伏羲女娲的印象,几乎都出自这些画。画里的伏羲女娲人首蛇身,一个人拿着尺子,另一个人拿着圆规,两人纠缠在一起。有过成千上万的文章解读这幅画的寓意,但很多人都忽略了这一点:这么多关于伏羲女娲的绘画出自遥远的西域,这是新疆地区属于中华民族一部分的最直接的证据。
巴州博物馆在库尔勒市,个人推荐的是干尸厅。这些干尸大多出自扎滚鲁克古墓群,有一些保存非常完好,甚至能够看得出死者生前的样貌,纤毛毕现,以及他们的体型。当然我着重要介绍的就是体型。其中有一些干尸又瘦又长,跟今天一般人相比,完全不成比例。哪怕跟其他地方的干尸相比,也过于细了。这很明显是一个独立的人种,可能是山海经里讲到的长胫部落。
和田市博物馆,除了大厅的巨型和田玉之外,值得注意的是山普拉古墓群出土的相关文物和干尸。这里补充说明,干尸不属于文物,因为文物都是人类劳动的产品。
山普拉古墓群位于洛浦县境内,挖掘出来的最早文物距离今天约4200年,最晚的只有1000多年,跨越了2000多年的历史。而出土的文物生动地展现了这2000多年的历程。让人意外的是,在4000年前就出现了丝绸,而且保存至今依然颜色鲜美,纺织手段非常高明。在距今1000多年前的坟墓中也有丝绸出现。所以这些古墓群生动演绎了丝绸之路和前丝绸之路的丝绸文化,体现出西域和内地之间的紧密联系。
伊犁州博物馆,陈列了世界最早的铜冶炼厂的相关文物。我记得还组建了整个冶炼厂的沙盘,并指出了运作原理。然而不管是在新疆还是在内地,出土的青铜器都远远晚于这个冶炼厂。原因未知。
除此之外,非常值得关注的是大量的镇墓兽。这些镇墓兽造型夸张,有的部分是人部分是动物,有的虽然整体是动物,但结构又不合理。整体来看,有点像山海经怪兽的陶塑版。这些镇墓兽另一个让人惊奇的现象是,它们的风格和华北平原出土的南北朝时期的风格非常相似,而伊犁州博物馆的镇墓兽也差不多是南北朝时期出土的。这两地之间肯定有非常深厚的联系。然而在新疆境内,其他地方南北朝时期并没有出现这样的兽,让人百思不解。
博乐州博物馆,请大家的视线聚焦于在阿敦乔鲁古墓群出土的人骨,主要是头骨。跟正常人类相比,这些头骨偏小,而且牙齿结构跟今天的人类很不一样。这也体现了当年生活在中哈边境的阿敦乔鲁人是一个独立的人种。这些人类生活在距今约4000年左右。山海经的海内经部分记载的也是距今约4000年,我仔细对照过,山海经并没有阿敦乔鲁人的记载。
新疆还有很多地级博物馆,比如阿克苏博物馆,喀什博物馆,哈密博物馆,昌吉州博物馆以及阿勒泰博物馆。这些地方要么我本人并没有去过,所以也不太了解,网上的信息往往太正,无法归纳出特色;要么我虽然去过,但并不感觉有多少很出众的文物。不过本文的个人兴趣比较强,因为我的兴趣集中于史前时代。不管大家跟我兴趣是否相同,在过年的这一段时间里,都可以分出半天时间来,去就近的博物馆逛逛,一定会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