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5-02-02 18:30
红旗铁路主题公园开园,离住的地方不远,我与李老师专门去转了一圈。进了公园,还有好多地方正在施工,碰到不少头戴安全帽的施工人员。沿着铁路往前走,李老师给我讲了不少关于铁路的知识。
红旗主题公园
李老师在陇海铁路边长大,上学时我曾去过一次,当时没有手机,下车后正在左顾右盼,一位中年人问我,你是三月吗?他正是李老师的父亲,他领我到了村里,也就走了十来分钟。晚上,村里演电影,演的是《女活佛》。原以为是古装片,结果到印度时,车水马龙,现代化的镜头。但女活佛最后还是回到了中国,尽管西藏当时还很落后。
铁道与绿化
说起这段往事,李老师也感叹不已。当时我们初入社会,没想到现在已快退出岗位,大半辈子过去了,有过遗憾、有过不甘,但与老家儿时的伙伴、上中专时的同学相比,有的已离开了这个世界,有的误入歧途,我们俩已是很知足了。路过帽珥冢社区,我给他讲起曾经寻访过帽珥冢的来历,并介绍了汉代刘邦的司机夏侯婴的事迹。李老师问,他的墓真的在这里?
好多设施还在建设中
其实,我也不敢肯定。城市的发展,一些墓冢早已平了,包括一些名人的墓。地上西安,地下长安,西安搞建设,首先的考古,估计在铁路主题公园建设前期,早已进行了考古研究,这里是不是夏师傅的墓冢,有待考古成果的发布。不过,我觉得夏侯婴的墓十有八九在这里。
汉长安城示意图
北魏《水经注》记载,夏侯婴“冢在城东八里,饮马桥南四里,故时人谓之马冢”。《昭明文选》的注疏中也引用过《长安图》中的记载:“汉时七里渠有饮马桥。夏侯婴冢在桥南三里。”饮马桥,为汉长安城宣平门外大桥。杨宽《西汉长安布局结构的探讨》一文认为,饮马桥可能就是宣平门外漕渠上的大桥。桥南三里,大致与现在的帽珥冢位置差不多。
打卡的好地方
夏侯婴为什么要选这块地方为长眠之地呢?《西京杂记》卷四记载了一件有趣的故事:滕公驾至东都门,马鸣,局不肯前,以足跑地久之。縢公使士卒掘马所跑地,入地三尺所得石椁。縢公以烛照之,有铭焉,乃以水洗写其文。文字皆古异,左右莫能知,以问叔孙通。通曰:“科斗书也,以今文写之,曰:佳城郁郁,三千年见白日,吁叹縢公居此室。”縢公曰:“嗟乎天也,吾死其即安此乎?”死遂葬焉。也有人认为,是夏侯婴去世后,送葬队伍到了这里,马在此刨地,于是就葬于此处。当然这只是传说,成吉思汗、诸葛孔明的墓葬在哪,后人都这类似的传说。
一边是公园,一边是古墓
夏侯婴的墓为什么叫马冢呢?其实宝鸡有个村子叫马冢村,传说秦穆公买千里马,结果买来了千里马的骨头,厚葬了马,称之为马冢。夏侯婴初为马夫,后来成为车夫,再到后来成为士大夫,为汉代的建立出了汗马功劳,“马冢”极有可能由此而来。帽珥冢,是“马冢”的转音而已。
“三线”建设记忆
红旗铁路专用线,成为历史,成为遗迹。从马路、水路、公路到高速公路、铁路,再到现在的地铁、高铁、智轨,加上低空经济,不久将来可能打“飞的”上班。无人驾驶、无人机运输,人工智能很有可能取代驾驶员,但有的东西,不应就这么丢掉。希望将来这里能有个“马冢”遗迹,类似唐代书法家怀素的“笔冢”,成就人们对过去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