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漂用品网

古隆中草庐碑与襄阳的历史渊源

发表时间: 2024-11-06 11:50

古隆中草庐碑与襄阳的历史渊源

前天发文,15年后重游“古隆中风景

昨天发文,“古隆中”石牌坊 不是明简王陵牌坊改的

放大镜看古隆中系列三部曲已经完成,欢迎大家主页内浏览。

今天,咱们来分解“草庐”碑,关于碑身刻字内容,大家看过很多老师讲解,我这不再重复。

“草庐”碑正面

草庐碑背面

一眼望去,一个字“大”,形⁤制上是真大,但是碑身跟碑帽、碑座包括外面栏杆颜色明显不一样。

赑屃碑我下面用更通俗的“龟驮碑
”来讲。

龟驮‍碑整个隆中风景区形制这么大的一共有4座,眼下看到的2座,三顾堂门口1座,老龙洞1座。1983年重建小虹桥碑下面有1座小的。

赑屃
是真的很大,除了皇家陵园,我在别处真没见过这么大,大到能坐上人的。

来看碑帽,双龙盘绕,四爪的,通常用于王公贵族。

这是襄王府内复制的龙椅,虽是新的,起码龙是四爪就‫比较符合明朝藩王使用场景。

碑帽中央“诰命”无字,但有被打磨、水泥修补痕迹。

襄王府 藩王墓遗存介绍中的 明襄宪王碑

明襄宪王碑“诰命”。

第一任明襄宪王碑,谷城县承恩寺村,隆中正西40里。第三任是明襄简王。

襄王府明代藩王列表

几乎同时代的,新乡明潞简王碑,龙也是四爪。碑中央诰命“皇明”二字,碑座没有用龟驮、

带笔锋的雕刻技艺确实牛!跟写的一样好!

再看碑身正面,妥妥水泥灰,碑刻通常根据材质会采用不同手法。

直凿字迹清晰,保存时间长,雕刻技艺要求高超。斜凿:容易受到材质风化影响,笔迹失真。

整个“草庐”碑正反两面刻字都是薄薄一层,字底凹凸不平,不能深刻,是水泥抹的太薄缘故吗?

跟⁧当年老照片比起来,现在的字迹浅多了,看样子重新收拾了不止1次。

南阳武侯祠,光绪年间立躬耕碑一座,对比清晰。

再截一张你们为之癫狂的石碑,你们仔细看刻痕,啥?这不是古碑,比不了。

那这个带“古”字的肯定有资格跟“草庐”碑比资历了吧。

碑身上裂痕有多处

我手摸的地方是碑身侧面,是电动工具打磨不到,水泥抹不到的地方,角铁下面包裹的残迹更多吧。

整座石碑四面光滑,字迹清晰,几乎无风化痕迹,是隆中风景区管理处平时保养的好吧,赞一个!

水泥刻不了字的地方还有一处,草庐亭,还是从左到右写的,好亲切。

要抬杠的,隆中往南有个牌坊村,同属1个大队,他们1980年建了水泥厂,现在坑挖了湖,就是现在的草庐剧场

草庐碑上的水泥你们抠一块去跟牌坊村产的水泥验一下就知道了。

顺便找几个老人儿问问,牌坊村牌坊去⁣哪了?!

不远处倒是有座失踪的三层胡家牌坊,钱陈氏牌坊我看有博主发视频还在隆中207省道路口原址,就剩几根柱子一根横梁了


下面是三顾堂门口的石碑

现在的石碑,龟和草庐碑的龟一样大,但是找不到合适的碑吧,座宽,碑窄。

老照片,大约80年初。

碑帽上的龙和“草庐”碑比起来劣质多了。

诰命太刻意、精准了,量身为孔明定制的。

难为管理处的同志们了,这么大的碑身不好找,运到山上更难,残碑也不好清理,索性这个龟座宁可闲置,不然南阳唐河王树人的“天下奇才”有可能就刻到这块碑上了。


近期的“古隆中”、石牌坊、“草庐”碑三部曲已经分解完毕,其中的错误请指教,有不同意见的请评论区留言。

欢迎主页内浏览。。。

下期准备写南阳武侯祠和古隆中对比,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