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漂用品网

性价比对比:3、5冲口粮岩茶与其他茶叶的性价比如何?

发表时间: 2022-08-11 17:58

性价比对比:3、5冲口粮岩茶与其他茶叶的性价比如何?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旗下岩茶课堂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很多茶客觉得,口粮系列的岩茶不耐泡。

普遍现象是五六冲之后滋味暴跌。

典型特例是被圈内调侃成“三冲水”某牌口粮茶。

基本只能泡三冲,三水之内调集大量茶味物质,随后断崖式下跌。

将茶味精华浓缩在前三冲后,一开场就喝个过瘾。

再然后就泡不出味道了,大起又大落,茶味断层明显。

对这种茶味断层分明的岩茶,众人看法不一。

有人觉得,喝口粮的最大意义在于解茶瘾,能喝三冲就不错了,按口粮价位入手的能有什么好茶?

还有人认为,只喝三冲五冲根本不尽兴。

勤俭持家,精打细算来看,一泡少说也有⁤8克左右的岩茶,再怎么着应该等到7、8冲之后再泡淡。

最好剩下来的叶底还能再煮上一锅茶叶‪蛋,物尽其用。

才只泡3冲,这都哪跟哪啊……

《2》

麻花更认可后者观点。

翻一翻自己近期的口粮茶,除掉试茶所需,这小半个月经常翻牌子的茶有三款。

正岩水仙《醇》、虎啸岩肉桂《开门红》、还有就是胡歌家天心岩肉桂。

当然,那款去年的小牛肉也很不错,只不过没多少量,近期没怎么喝。

以上面这三款作为口粮茶基准,那远远不止能泡三、五冲。

正常算下来,哪怕不算泡淡的尾水,泡上七、八冲绰绰有余,能确保喝到的茶汤依旧香滑、顺口、饱满。

仅仅三冲就变淡,喝茶又怎会尽兴?烧开一壶水泡茶喝,估计半壶水都泡不完。

用标准盖碗泡茶出汤,3冲茶汤下来不过300毫升的量。

倒进矿泉水瓶里,只够装满半瓶。

就这点茶哪怕只有自己一人喝,也会感觉不够喝,不过瘾。

更何谈,用来招待他​人?

《3》

茶味不耐泡,是明面弱点。

不论懂不懂茶,都能看得出来。

既如此,茶味仅够支撑三、五冲的岩茶,不是口粮茶良选。

之前教身边一位朋友泡茶,在过去她一直用壶泡茶,极少用盖碗。

‌陡然间换成盖碗泡茶后,很不适应。

这倒不是因为盖碗泡茶烫手,而是她每次倒出茶汤时,都会洒出部分茶,弄得场面不大好看。

观察了下她的泡茶动作,注水和拿碗的操作都没有错,但就是太急促,不够沉稳。

为了达到咱们平日里常提的“快出水”,泡茶全程都在赶进度。

一来二去,就导致了这样的结果。

考虑到她的泡茶动作尚未熟练,麻花给她的建议是,宁愿慢那么两、三秒,也要将泡茶动作练到位。

不然在给客人泡茶时,明面上的错误频出。

不是洒出茶水,就是碰到桌上的杯盏,发出乒乓的嘈杂声响。

倒不如先练好基础,再来追求泡茶出汤速度。

至少,泡茶慢了两、三秒,茶味稍微浓一些,很多人喝不出来。

但这动作生疏,马虎草率的泡茶操作,一看就太明显,很难圆得回来。

口粮茶的选择,也是如此。

宁可舍掉“加分项”,比如,能做出某种奇异香气;茶汤中的花香馥郁,香气持久,超长待机。

也不能丢了“基础分”,比如,茶汤清透;闻着不能有杂味;茶味得耐泡……

毕竟,加分项唯有资深老饕才能欣赏。

而基础分哪怕再不懂茶的人,也能看出猫腻!

不耐泡的口粮岩茶,明显是犯了低级错误,要不得。

《4》

不耐泡但好喝的岩茶,不存在。

又香又滑,好喝耐泡又便宜的岩茶,考虑到一分钱一分货的影响, 并不现实。

同样的,不耐泡但是好喝的岩茶,本身也是前后矛盾。

一泡岩茶里,香气、滋味、韵味、耐泡程度等品质因素,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岂能有一泡肉桂不耐泡,茶味积累寡淡,只能勉力支撑3冲左右的茶汤,但前三水能浓缩大量精华茶味,连喝三杯即解茶瘾的道理?

这从⁣逻辑上就说不通。

茶叶不耐泡,归根结底是因为茶味积累缺失。

内质寡淡对岩茶而言,就像掀起巨浪的蝴蝶效应前奏。

除了不耐泡,茶味落得快,每冲茶汤之间的滋味断层巨大外,茶味表现也一言难尽。

总之,汤感不会稠、不会滑、不会厚。

喝到嘴巴里,难以生成持久回甘,美妙生津。

常言道,好汉不赢前三把。将解决茶瘾问题寄托在前三冲茶汤内,并不现实!

《5》

圈内有不少老茶饕心中的口粮茶概念如‎下:

一是价位便宜؜,不会上千。

二是不追求耐泡,能喝三、四冲足矣。

三是茶味要浓郁刺激。

像“酒蒙子”喝酒,不是享受浅尝辄止,也不是感受微醺的美妙,而是饮必求醉。

喝酒时,不在意口感香气韵味回味。

而是追求度数越高,酒性越烈,最好一口就能喝上头最好。

这让麻花想起之前的留言。

“喝茶口味越重,越能代表喝茶段位,如果你嫌弃岩茶太浓太苦太重口味,说明你的段位太嫩。”

不得不说,这样的喝茶心态,与“酒蒙子”有些像。

信奉此类观点的老茶客,无一例外,喝茶口味都极其重。

在他们眼里,优质岩茶的评价标准,不是香清甘活,也不是岩骨花香,而是刺激苦涩重口。

他们在解决茶瘾问题时,追求的不是香气馥郁、汤感饱满、回甘生津等诸多享受,而是浓苦煞带来的极致刺激。

在泡茶时,经常是一开场就闷半天再出汤。

喝那些本身就苦味重、不耐泡的口粮茶时,不闷泡,或许还能泡上四、五冲。

但闷了之后,只能浓缩成3冲左右的极致浓汤。

滋味极酽,一喝就上头。

这种茶,普通茶客hold不住,也欣赏不来。

说实话,麻花也理解不了。

喝茶这件事,本身是为了求享受,何苦要求虐式喝下‭苦茶浓汤?

照这样的思路去选茶,不求耐泡,不求香清甘活,只求苦涩刺激,无疑是剑走偏锋。

喝茶时,完全被带偏了审美标准!

《6》

喝茶,贵在品字。

小口慢啜,细细品尝。

远比“一口闷”下浓茶,咽下苦汤⁤来得好。

欣赏一泡好茶的香气滋味,宜细水长流。

泡一冲,慢品一冲。

起码等七、八冲后,才慢慢喝尽。

大起大落式喝茶,追求前三冲茶味要刺激苦涩。

这种断崖式下降的茶味,何谈饮茶享受?

更多关于岩茶的知识

武夷岩茶新手入门,该选择喝贵的山场岩茶,还是便宜的口粮岩茶?

我喝岩茶从不喝别的,只认牛栏坑肉桂,这是我的口粮茶

岩茶里的水仙分两种,老丛才是“高货”,非老丛都是“口粮茶”?

600元,买三、四斤口粮茶都没问题,能买到一斤正岩茶吗?

这3类岩茶,完美避开口粮茶的所有优点,一言难尽,别交智商税了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
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