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5-01-12 12:57
这个城楼叫安定门
那年我去青州第一个去的景区是宋城,结果到那儿一看很是惊讶。哦,这个青州古城竟然这般“年轻”:整整齐齐的街道,平平坦坦的路面,街两旁的建筑都是“成色”很新的仿古建筑不见丝毫斑驳,砖瓦也都很完整,没有一点儿颓败和残损的景象……,最初以为往里再走一段路就会见到一些富有年代感的明清建筑,人们来此,不就是想感受一下青州古城那古色古香的韵味吗,虽说不敢奢望能看到唐宋时期的建筑,至少明清时代的建筑总该有一点儿吧;哪怕是“修旧如旧”,让一些古建筑留下点儿岁月的“包浆”也好啊,不然青州古城岂不是徒有虚名吗?抱怨了半天,直到走到宋城中段,才弄明白,是我太搞笑了,根本怪不得人家宋城,是我乱点鸳鸯谱,错把宋城当成了古城。
那年,就是2019年,大家都戴上口罩的前一年。
这天青州宋城的游人很少
如果单独为了看景色或拍照片,青州的宋城倒是很好的选择。虽然我有这样那样的疑惑,但是当时还没有完全确定自己究竟是不是弄错了。我这人有个毛病,就是懒得问路,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我都是一个人瞎闯,盲人骑瞎马一般,盲目期待奇迹的出现。不愿意问路的原因,主要是在语言交流方面缺少天赋和锻炼,一旦离开自己生活的城市,对其他地方的方言理解能力太差,尤其面对山东口音,人家说半天,我基本都是鸭子听雷,啥都没弄明白,一来二去就懒得开口问路了。
这一方荷花池让人想吟诗一首
应该说,人家宋城的每一处景点都规划的无可挑剔,如果从景观上看,一看就是经过精心设计的艺术品,真正的古城是不可能建设的如此完整,建筑物排列的这般合理有序,每座建筑物的位置安排的妥贴得当。如果抛开初来时要看古城的执念,单单来看宋城也算是不虚此行。
桥的右端有一座牌坊
这桥叫永定桥,是那种在江南古镇常见到的桥,它造型简洁质朴,没有什么过多的雕饰,让人看了很舒服,只是桥上的字写的有些草率。
走错了路,耽搁的就是时间;宋城不收你门票,没有一点儿经济损失。时间就是金钱,这是指那些有作为的人说的,像我这样的平庸之辈,当下最宽裕的就是时间,最不值钱的也是时间。自己和自己闹出个乌龙来,细想一下也没什么,因为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损失,也就是消耗了一点儿时间——其实时间对我来说不那么重要,出来玩,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一个消耗时间的过程。
如果没有这个牌坊,这儿的景致会减色不少
宋城边上有条河叫南阳河,河边有一石牌坊。牌坊的立柱上有副对联:坊台近水滨古州烟色,画阁连碧云胜景华光。横批是阳水如带。我虽然不怎么懂对联,但是感觉出是当代人撰写的,因为文字少了些古人的韵味,多了些直白。阳水,我的理解是南阳河。
宋城虽好,但是今天的游人真的很少
宋城大街规划有序,平坦开阔,让人没有局促之感;环境十分整洁,可以说是一尘不染。当我意识到自己弄错了时候,多少有点儿羞愧觉得这个错误有点儿低级:事先为什么不好好做些功课,为什么不使用手机导航?谴责了自己几句,过一会儿这种愧疚感就烟消云散了,很阿Q地想:算了,别纠结了,没有人知道你搞错了,你以为你是谁啊?!
河南有个城市叫南阳,不知与这条南阳河有无关系
这就是南阳河,它发源于青州西南玲珑山下井塘古村的南阳河,是一条古老的河流,是弥 河的一条支流,全长32.5公里,流域面积171平方千米,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中称其为“阳水”。有资料介绍,南阳河是一条人文景观之河,在它的沿线有许多不错的景致,如玲珑山了,井塘古村了,范公亭了,龙兴寺遗址了,等等。当然也包括现在我说的宋城。
范公亭的范公是指范仲淹。北宋皇佑三年,范仲淹调任青州知州。在青州期间,已是迟暮之年,他不顾体弱多病,为民不辞辛劳。虽在位仅两年,其间为百姓做了不少实事,被百姓尊称为“范公”。
幽深小径深几许
南阳河畔,有一条长长的小径,两边绿树生机勃勃,非常适合年轻人谈恋爱,左边有河边的垂柳,右边有茂密的树丛,若是夕阳西下的时分,河面闪耀着金色的余晖,漫步于此,要多浪漫有多浪漫。走累了,还可以在路旁的小凳上歇息片刻,继续说着绵绵情话。爱好摄影的,可以漫步于此,拍下精美的瞬间,这儿还是挺出片的。
这个亭子设计得非常好,非常实用
南阳河上有很多桥,这一座应该是宋城桥。桥上有一处供游人休憩的凉亭,设计得很人性化,有人累了热了,可以在亭子里面小憩片刻,歇歇腿,凉快凉快。我在此坐着的时候,曾见一位穿迷彩服的壮汉,身旁立着一个半人高的大双肩包。壮汉正在与人谈自己的旅行安排,他说他要走遍山东的历史名城,在青州住几天之后,下一站就是齐国故都淄博。这人很健谈,说得眉飞色舞,而且对山东似乎很了解。他说他是河北人,这次是专门出来玩的,今天来宋城看看,一会儿再去古城。直到这一刻我才彻底恍然大悟,真正意识到这儿不是古城。这感觉就如同烧香进错了庙门一般,真是愚蠢得可以。
南阳河畔风光好
不过说良心话,这宋城也是很漂亮的,还是值得看一看的。此时,我已经有点儿疲乏,估计没有多少体力去古城了,余下的时间,我还准备去一趟宋城附近的北关古街。于是我决定,明天再去古城吧,反正也不急着离开青州,让时间宽裕点儿,何必弄得那么紧张呢。
这座假山的体积很大,很吸引人的眼球
沿着河边走了一段,又返回宋城的大街上。在城里走了一遭。后来查了一些资料,弄明白了关于宋城的一些情况。从2012年开始,宋城中的这条500米长的街道,已经成为青州集中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平台。青州市政府每年拨出经费200万元,组织满族八角鼓、青州花毽、青州挫琴、青州府泥塑等20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以及80多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宋城非遗文化展示一条街为游客免费表演。通过这种模式,一大批濒临消失的非遗项目在这里找到了新的舞台,拉动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如此看来,青州的这个宋城与杭州的宋城还真有异曲同工之妙。
遗憾的是我来宋城之前对此一无所知,更不知道这里还有演出,可能是来的时间不对,没有看到演出。
文昌阁的正门
宋城文昌阁。很多有点儿历史的城市都有文昌阁,北京有,扬州有,据说全国有三十多座。文昌阁也叫魁星楼,是个与读书人有关的建筑。文昌阁里供奉着文昌帝君,他护佑着一方土地的文风昌盛,掌管着读书人的功名前途。
巍峨的文昌阁
凝望文昌阁,我突然想到,也许再过一百年或者更长,眼前的这座宋城和这个文昌阁,肯定会成为历史文物的。那时会有更多的游客会在这儿游览,也会用相机留下自己的身影,导游会滔滔不绝地向游客介绍,述说着宋城以往的历史。有些事情就是这样,历史的文脉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延续,像接力一般,在维护前人留下的瑰宝的同时,不间断的补充新的血液。
横跨南阳河的万年桥
万年桥,始建于北宋明道年间,俗称北大桥,全长86米,宽⒐4米,高9米,拱跨度⒌4米,桥栏板上有浮雕二十四孝图。此桥南接古南阳城北门,北连北关街,位于城区中心的南阳河上。
万年桥竟然是《清明上河图》里虹桥的原型
万年桥头有说明文字,介绍了这座桥的前世今生。此桥原为木构单跨,状如彩虹,故曰“虹桥”,亦称飞桥、南阳桥,是我国第一座木结构虹桥,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的虹桥就源于此桥。到了明代,这座木结构虹桥改为七孔联拱石桥。整座桥体造型优美古朴,规模恢宏,雕饰工艺精湛。
北关街才是原汁原味的古街
北关古街入口。宋城看完了,在尽头步行一段不长的路,便到了北关街。北关街远没有宋城宽阔,显得有些狭窄,入口处略微有些坡度。目测这条街也就是六七米宽吧,如果两辆大解放并排同时通过恐怕是有些难度的,好在古时没有那种大型的交通工具。
在北关街有一块牌子简要的介绍了北关街的历史。牌子说,北关街距今有1600多年了,整条街铺以三道条石,全长1000多米。
这个牌牌告诉你这条街是受保护的
北关街的文保牌。青州的北关街不可小觑,有的朋友去青州最好不要忽略这条古街。据说,北关街是青州城里保留最完好的一条古街。虽然“貌不惊人”,却是最能体现青州古城原始风貌的街巷之一。在青州的历史上,它曾经是一条著名的商业街区。
好像有人在喊:客官,请进来小酌一杯如何
北漠亭,挺文艺的一个名字。这是一家酒吧,门旁的小牌子上还写着一句网络流行语:“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我不喝酒,自然也没进去看看,不知此刻是否营业。进入北关街,一路上见过多家这样酒吧或咖啡屋,但都像是没成气候,生意显得冷清一点儿,也许已经关门歇业。
整条街基本都是这个模样
北关街的老建筑才算古色古香,街里的建筑物多是清一色明清风格的青砖平房,也有少量的北宋时期武大郎和潘金莲住的那种小二层楼。古街原汁原味,是许多旅游者希望看到的,但是这种状态多是维护上的欠缺带来的效果;如果保护过度,又会弄得不伦不类,花里胡哨,让人感受不到历史的厚重。这二者还真挺矛盾的。一句话,还是“修旧如旧”,保持原有的建筑风格,不要过度商业开发,莫让古街丢掉原有的韵味,毕竟今天这样的古街已经属于濒临灭绝的稀世珍宝了。
门洞木制照壁上的福字很喜庆
这个门洞里看似还有人在居住。有一首歌曲,名字叫《老街的味道》,如果这首歌在这时响起来,那就太有意境了:“青砖黛瓦刻着岁月的符号 / 红柱屋檐还是依旧的风貌 / 硬山挑脊别有一番的格调 / 鸟兽饰沿精心设计最灵巧 / 一幅画卷翻开你千年的素描 / 古风古韵品味你时光的美好……”
有颜色点缀的古街显现出不一样的活力
花间客栈。特别喜欢这张照片,它是我在北关街拍的最满意的一张,尤其喜欢那个椭圆形的招牌,还有不远处那一排排的彩旗。
怕惊扰这里的主人,没敢贸然进去
古朴的民居。特别喜欢这样的民居,非常有生活气息,门楣上的福字,两旁的大红对联,窗子上边的“挂签”,烟火气十足,尤其是那深深的门洞,会把人们的思绪带到遥远的过去。
现在的生意很难做,北关街也是如此
不知道这个门市以前是家什么店铺,现在已经关门,大门上福字下面有两行小字,写着“吉店出租,院内联系”以及电话号码,看来此门市已经闲置一段时间了。
好多人家都是铁将军把门
北关古街似是有过一段辉煌的日子,大部分房屋都有这样或那样的牌匾,餐饮了,文房用品了,字画装裱了,咖啡屋了,酒吧了,一样不少。如今差不多都是门厅冷落样子,多数门市都关门上锁,像是已经停业一段时间了。
正在维修的小二楼
有工人在修葺这座二层古建,楼体搭上了脚手架,估计像是哪个房主找来工人维修房屋,不太像有关部门在做文物的维护或修复,因为没看见什么告示。
漫步于此。感受老街的味道
北关街的老建筑很是值得一看,遗憾的是相关信息较少,景区没有略微详细的文字介绍,也找不到与北关古街的图书。看来想让人们熟悉这儿,北关古街还有不少功课要做。
北关街上,理发店倒是很多
距离那年去青州,一眨眼又过了几年。在这几年内,宋城以及北关古街肯定会发生了一些变化,究竟变化到什么程度,我是想象不出的。不过我只相信一点,青州有这等优质的旅游资源,未来可期,说不定哪一天会火起来。
(2925第一篇与旅游有关的帖子,去年末开始动笔,断断续续,时至今日才交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