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5-05-17 10:07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是日也,暑热难耐,百无聊赖,坐在茶桌前吃着枇杷发呆。
是姑丈送来的野生枇杷,个头只比煮熟的汤圆稍大些,微酸。
相比水果店中模样标志的却甜得单调的枇杷,更有滋味些。
姑丈常年住在乡下,自家的后山上的杨梅、枇杷、黄皮,总少不了村姑陈的一份。
不知不觉间,十多颗小枇杷下肚,也吃了个半饱。刚想站起来活动下四肢,好友的电话就来了。
“在干嘛?”
“吃枇杷。”
“闲着没事过来喝茶,定了家新开的茶馆。”
当即放下手机,洗干净双手,出门喝茶去。
一进包间,朋友早已等候多时。刚落座,面前的茶艺师小妹就开始了动作。
只见她从茶桌旁的容器中捞出了一只青花盖碗和几个品茗杯,容器中有红褐色的茶汤,顺着盖碗滴落在茶桌上,凌乱不堪。
朋友见状,开口发问:“这是刚开过杯?”
茶艺师点头道:“是的,这是最近新到的青花盖碗,还没用过,先用茶水煮过开杯,泡茶更香,客人您是懂行的。”
闻言,我们二人相视一笑,并未接话。
其实,并非所有的茶具都要像紫砂壶那样“开壶”,即便要开,也应该早做准备,这样当着客人的面从茶汤里捞出盖碗,实在不够美观。
《2》
金属壶、紫砂壶、盖碗,各种茶具中,瓷质盖碗是最没必要“开壶”的。
开壶,一般指新茶具在使用前,通过沸水煮泡、加入碎茶一起沸煮等方式去除杂质,方便后续冲泡、养护的流程。
对盖碗来说,就叫开杯。
常见的开杯方式,一般是将茶具放进开水中反复沸煮,或者像前面提到的那样,和茶叶煮在一起。
对于常见的白瓷或青花盖碗,这些复杂的准备动作其实都可以省略。
瓷质盖碗的表面覆盖有光滑紧实的釉面,不存在什么杂质,使用前用清水擦拭,去除表面的灰尘足矣。
用瓷质盖碗泡茶,在泡茶前用沸水温杯,里外都均匀地烫一遍,就可以开始使用了。
由于瓷质盖碗不吸香不吸味,平时泡茶也不必纠结于“一茶一壶”。
只要做好清洁工作,六大茶类的冲泡它都能胜任。
偶尔清洁不到位,碗底生出了些许茶垢,用纳米海绵轻轻擦拭,便能轻松去除。
与其他茶具相比,盖碗的养护要省心许多。
《3》
除了瓷质的茶具外,粗陶壶、砂壶、泥壶等都需要开壶。
尤其是表面气孔密布、具有强大吸附性的紫砂壶,开壶能有效提升后续冲泡的体验。
接下来,以村姑陈最近常用的柴烧紫砂提梁壶为例,详细讲讲紫砂壶具体应该如何开壶。
首先,要准备一些糯米。
不用多,一两就足够,选粘性好一些的白糯米效果最佳。
先往要开的壶中装上冷水,大概八分满左右,太多了一会容易溢出来。
把壶往电陶炉上一放,开火,直到壶内的水沸腾了,蒸汽不断从壶嘴冒出。
水开之后,将提前准备好的糯米倒入壶内,这个过程要小心别被烫伤。
合上壶盖,等到壶中的水再次烧开,就可以调整到最小火力,让米汤在壶内尽情沸腾了。
粘稠的糯米汤在壶内翻滚,均匀地填满内壁中的孔洞,能让紫砂壶更耐用、更结实。
确保紫砂壶的每一处内壁都被米汤扑腾到了,壶嘴也能隐隐看到一些白色米汤,就可以关火了。
等壶冷却后,倒出其中的米汤,洗干净壶,我们继续进行下一步。
接下来,需要一些碎茶。
撬茶饼掉出的碎茶或者喝剩下的碎茶底都可以,依旧是烧水、等水开,然后投茶。
在紫砂壶中煮茶,是为了让茶汤提前渗透进壶的内部,去除残留的异味。
煮完茶,同样等壶完全冷却之后,倒出茶渣茶汤,里里外外将壶清洁一遍,开壶就算完成了。
开过的柴烧紫砂壶,会比没开之前更加温润,颜色和光泽度都有明显提升。
《4》
与一般紫砂壶不同的是,柴烧紫砂壶是用柴火烧制出来的。
因此,柴烧紫砂壶的日常养护也与普通的紫砂壶略有不同。
要养好柴烧紫砂壶,使用时有几点要求需要注意。
第一,柴烧紫砂壶不能干烧。
使用的时候,壶里必须有水,干烧容易导致壶底开裂。
因此,倒出壶中的热水时,不能全部倒掉,要留大概1厘米的水保护壶底。
第二,壶身有水也不能放在炉上烧。
壶外有水,烧起来会缩短壶的使用寿命,表面的水珠受热也会炸开烫人。
第三,煮茶的时候要等水沸了再投茶,切忌冷水投茶。
平时用铁锅炒菜时,为了避免糊锅,都要等锅热再下油炒菜,用柴烧紫砂壶煮茶也是如此。
冷水投茶,茶叶容易粘在壶底,煮出糊味,后续的清洁也不轻松。
另外,柴烧紫砂壶不像普通的紫砂壶,需要用茶水或沸水浇灌着养。
使用完的柴烧紫砂壶,一定要先将里外都擦干水分,再收起来。
壶内积水,容易滋生细菌。
《5》
做好每件小事,才不至于在某天酿成大祸。
不论什么茶具,平时用完及时清洗,能省去不少麻烦。
即便是紫砂壶这类需要特别照料的茶具,养护起来也很简单,花不了多少时间。
一把好的柴烧紫砂壶,集紫砂壶与柴烧壶的优点于一身,凝聚着制壶者的心血。
既然花大价钱买了,日常还是好好养护着。
闲暇时分,用精心养过的壶泡一杯好茶,配上三两茶点,听风过,闻鸟鸣,自是惬意非常。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