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11-29 12:59
通背拳张策是英雄迟暮不敌太极拳杨澄甫,还是遇上形意高手孙存周难以招架
张策与杨澄甫曾有过一次比试. 当时张策用大杆,杨澄甫用竹剑,张策攻防兼备,防守严密,功法凌厉,但杨澄甫最终竟突然进身竹剑一递,剑尖正中对方手腕,致使张策大杆落地. 不过杨澄甫赶忙向前,自谦称大哥年迈,身手稍缓,否则自己难以近身,给足了张策情面。
1912年孙存周19岁时与张策有过交手. 因初次交流,孙存周对张策的打法不熟悉,便以孙氏八卦拳独到的穿掌闪战之能,诱使张策意起之际,动中瞬变,其变无兆,钻身闪进,以掖掌将张策击卧于地。
张策1866年出生于直隶香河县马神庙村,自幼习练戳脚、二郎拳、黑虎拳等家传拳术,后遇游僧金陵笑和尚,学五猴通臂拳 。12岁时进京,拜杨健侯为师学杨式太极拳二十余载,又拜陈庆老和尚学通臂拳七八年 。
壮年得“祁家门”传人王占春传授,王占春去世后,受韩姓老道指点,通臂拳技艺达到新高度.
1924年张作霖为儿子物色武术教师时,张策被推荐至大帅府。张作霖见其貌不似武学大师,便让六名保镖持棍棒与其较量。张策气定神闲,以一招“白猿乱拜山”瞬间击败六名保镖,令张作霖大为赞赏,随后其成为张作霖的贴身保镖及儿子的武术教师。
孙存周是孙式太极拳创始人孙禄堂的次子,自幼秉承家教,深得太极、形意、八卦诸拳之精髓,擅长八卦剑,曾以一对三,同时与李景林的徒弟于化龙、柳印虎、李庆澜对阵剑法切磋,三人同时进攻却无法碰到孙存周,后来达摩剑传人陈一虎加入,同样不敌
一生与各派拳家较艺无数,未遇敌手,尤其以武术击技闻名于世,被武术界誉为“第一技击手
1921年,在杭州茶商程云甫家与湖南心意拳家解铁夫切磋,轻取对方;1923年,在“全国武术运动大会”上,竟将技艺精湛的名家张凤岩弹放于桌下。
杨澄甫,1883出生于北京,是杨式太极拳第三代传人,其拳法开展大方,内劲通灵,曾在北京与众多上门讨教者比武,对方无不随手跌出一丈开外,甚至有人被腾空击出二三丈远,声名大噪,与吴鉴泉等高手推手试手时,能轻松粘住对方掌力,收放自如,展现出高超的听劲、化劲和发劲能力.
在与萧聘三的冲突中,萧聘三打其三拳后,杨澄甫回击一掌将其打倒在地,体现了其深厚的太极拳实战功夫。
杨澄甫还擅长太极剑,太极刀和丈极十三枪器械
综上所述,通背拳张策年迈时与杨澄甫比试,大杆与竹剑平分秋色,相持甚久,打得有来有回,最后吃了年龄亏,让杨澄甫进身挑腕而胜。孙存周自幼随父习武得其真传,拳脚剑法甚是了得,年纪轻轻便打赢多派名家,武道心态老练,张策秒败于孙存周闪身穿掌下,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后生可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