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漂用品网

回味老味道:旧时的黄花鱼烹饪法

发表时间: 2025-01-22 14:31

回味老味道:旧时的黄花鱼烹饪法

旧时天津卫吃河海两鲜时令甚为讲究,过年开春是吃黄花鱼的时候。清代的《清稗类钞》中载:黄花鱼,每岁三月初,自天津运至京师,崇文门税局必先进御,然后市中始得售卖。沿海各地产黄花鱼虽多,因那时交通不便,捕获后不能久藏,在京城,倘若有新鲜的黄花鱼,都必先供奉皇家。《燕京岁时记》:“京师三月有黄花鱼,即石首鱼。京城北平的黄花鱼均需头一天经过冰冻,初次到先由崇文门监督呈进,否则为私货,虽有挟带而来者,不敢私卖也…。正是;琐碎金鳞软玉膏,冰缸满载入关舫。

黄花鱼於菊花开时鱼汛最盛极其肥美,鱼黄如菊,北方故称黄花鱼。明代《本草纲目》:生东海中,其形如白鱼,扁身,弱骨,细鳞,黄色如金,首有白石两枚,莹洁如玉。黄花鱼明清时称花鱼、菩萨鱼、石首鱼,其有大、小两种形态相近。每岁三月初,自天津运至京师。崇文门税局必先进御,然后市中始得售卖。酒楼得之,居为奇货;居民饫之,视为奇鲜。老年间在京城里被人请吃黄花鱼,可是件很有面子的事喔!清末市场上偶见黄花鱼是新鲜的,而更多是经盐渍的,黄花鱼在旧时可真是稀罕物!

谓之;贡府头纲重价留,大沽三月置星邮,白花不似黄花好,鳃下分明莫误求。

明清时黄花鱼虽贵为贡品,但在老年间的天津卫黄花鱼鱼汛时节,产量甚大,贫民百姓也可吃得到。每年农历三月,正当清明谷雨前后,黄花鱼由黄海南部北上,洄游到渤海湾觅食、产卵。这时候,海河河口附近,黄花鱼成群结队,形成了渔汛。此时的黄花鱼,腹部鳞片金黄,鲜亮整齐,满腹鱼子,每条大致到一斤有余,正是肉嫩味鲜时,即黄花鱼上市季节。

京城女儿出嫁,上有翁姑,平辈有小姑小叔,晚辈有侄儿侄女,要吃黄花鱼也轮不到那儿媳妇呢…,旗人旧俗出嫁的女儿在娘家可被尊称为姑奶奶,那娘家就接自家姑奶奶回娘家好好吃顿黄花鱼,因此旧有北平接姑奶奶回娘家吃黄花鱼的习俗啦。

黄鱼入馔,性子随和,红烧、清蒸、香煎、做汤,样样都可以。黄鱼肉质细嫩,呈瓣蒜状,味道清香,无论何种烹调,皆无比鲜美的口感。天津卫老人多为家常

熬,家熬收拾黄花鱼不破口破肚,拿双筷子从鱼嘴伸到肚里一转便带出肚肠洗净鱼,熬鱼时放进锅里,不放糖挂芡。贴发面饼炖黄花鱼;灶上大锅煎制好的黄花鱼铺在锅底,周围煨煮旱萝卜条,锅沿贴着饽饽叫一锅出。侉炖黄花鱼起码要人均一条,要是在座每人都几条那可够大气的。还有那小黄花鱼深海过冬,农历三月时游至海河口,恰是最肥壮时,每条多在一斤上旧称河口花鱼。饭庄菜馆则用煎、炸、熘、烧等,烹出酸、辣、咸、鲜等各式黄鱼菜式。

我们江浙老家则讲究;黄鱼吃唇,鲥鱼吃鳞,乌贼吃裙的哦,那黄鱼唇可是极肥美的。《本草・集解・志曰》中有:石首鱼出水能鸣,夜视有光,头中有石,如棋子。鱼脑石玉白色、雏鸡状,可入药。黄鱼的蒜瓣肉细嫩雪白、鲜香异常、甘平无毒、开胃益气,适宜老幼及体弱者食用。旧时的北平名医萧龙友在舍间有吃过那道黄鱼拌面,想到他弟弟六帑有严重的胃病,于是让他那弟弟时不常地吃黄鱼面,没成想他弟弟的病竟久久不曾犯,可见黄花鱼对于胃病还有如此大裨益哦!

正可谓;黄花近半压纱厨,才是海鲜入市初。一尾千钱作豪举,家家弹铗饜烹鱼。

蒋 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