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5-01-30 19:34
冬季低温,鱼群呈现扎堆积聚的现象更明显。我们能否钓得到鱼与钓位的选择直接相关。
无论水库湖泊,还是大江小河,鱼群总是有目的性地汇聚在相对固定的某片水域,小范围内活动回游,相比同一水源的其他水域,这些地方鱼的开口受天气变化的影响不大,鱼群的密度更高,因而作钓难度系数较小,鱼获更有保障。
然而,也正是因为受水温低的影响,鱼的活性随之降低,鱼群集中不散,打窝诱不来鱼,造成了冬季如果找不到鱼的藏身之所,则十钓九空的普遍现象。
在缺水的家塘里,我们肉眼可见,鱼群龟缩在水域的最深处,黑压压一片,抱拢成团,外围的其他任何地方,看不见一条落单活动的鱼的身影。这是否意味着在所有浅水水域,都应秉持着“浅中钓深”的理念,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人们对于鱼类习性的了解,部分是通过钓鱼人的反复实践刺探而来的,多半都停留在揣测的阶段。在看似相同的天气、水深及水底结构处,何以此处藏鱼,别处没有,没有谁真正说得清楚,无非是假借一个枯树枝,一个沟坎,一些似是而非的理由去附会。
在多年的野钓实践中,我发现不管气温多低,有一种钓位一定不走空,不是远处深水,而是狭窄的避风回湾,无论大水面如何浪起云涌,这里远离是非,始终风平浪静,如同止水,水温平稳,升温快,鱼多而开口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