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漂用品网

车厘子保存技巧大赛:如何维持车厘子的新鲜度

发表时间: 2025-01-25 11:46

车厘子保存技巧大赛:如何维持车厘子的新鲜度

春节的餐桌上,色泽红润、颗颗饱满的车厘子总是格外引人注目。咬上一口,甜蜜的汁水在齿间爆开,瞬间唤醒味蕾。

大家都知道,春节期间99%的车厘子来自遥远的智利,可你是否想过,这小小的车厘子,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奇妙旅程,才跨越近2万公里,以新鲜饱满的姿态出现在我们眼前?

智利,几乎是地球上离中国最远的国家,而新鲜车厘子的保质期仅有短短5-6天,可它们却能在中国市场保持新鲜,这背后藏着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从种植的源头开始,智利就为车厘子的长途旅行精心布局。在品种的选择上,可谓煞费苦心。桑蒂娜、拉宾斯、bing、里贾纳等主栽种品种脱颖而出,它们不仅口感绝佳,更重要的是硬度高、皮实、耐储存,其硬度达到普通樱桃的2-3倍,为漫长的保鲜之路奠定了坚实基础。

采摘后的车厘子,正式开启了延缓这一过程,车厘子的中国之旅第一站便是“洗冷水澡”。用零度的水将车厘子的温度降低到6-7摄氏度,随后送入冷藏室,再用冷风进一步降温至零度。

在0度左右,车厘子的新陈代谢显著减缓,新鲜度得以最大程度保存,同时水洗还能清除表面的尘土、微生物和虫卵。

紧接着,车厘子迎来了“体检”——分级。通过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分析车厘子的大小、颜色、硬度、缺陷等数据,依据智利樱桃委员会指南进行光学分级。消费者在选购时,主要参考车厘子的直径,从小到大依次为l、XL、J2、J、3J、4J、5J,d则代表颜色偏暗

精准分级后,车厘子即将踏上运输之旅,但在此之前,还有一个关键环节——包装

为了让车厘子在长途运输中免受颠簸、腐坏和污染,气调技术登场。车厘子被装入特制的密封包装,通过调节包装内的气体成分,降低氧气含量,增加二氧化碳浓度抑制车厘子的呼吸作用,从而保持新鲜口感,防止果柄失水褐变,维持其翠绿的色泽。

这就如同为车厘子打造了一间专属的“太空舱”,让它们在最佳的水汽条件下保持完美状态。

分级包装完毕,车厘子正式踏上前往中国的征程。历经约25天的远洋海运,它们抵达国内港口口岸,随后通过冷藏车迅速转运至各地仓库和市场。


在整个运输过程中,车厘子全程享受冷链运输,从货轮到口岸仓库再到冷藏车,温度被精确控制在0-4摄氏度之间,同时还有智能检测系统实时监测水热条件,确保车厘子始终处于最佳的储存环境,享受着“头等舱”般的待遇。

当车厘子踏上中国的土地,还需接受最后一道严格考验——海关检疫。车厘子作为植物活性食品,存在生物安全和食品安全风险,中国海关总署制定了严格的检疫标准,从种植环境到运输措施,从农药、化肥使用到有害残留检测,全流程覆盖

智利方面也积极配合中国海关标准,从源头把控影响保鲜的微生物和病虫害等因素。在中国海关的强力监管下,智利车厘子不仅安全卫生,通关效率也极高,从卸柜、放行到出闸,最快仅需十几分钟,短短5个小时就能覆盖港口周边城市的主要果蔬市场。

在预冷辐射气调、生物保鲜、冷链运输、智能监控等一系列黑科技的加持下,车厘子的保质期从最初的5-6天奇迹般地延长到了60天,即便被消费者买回家放入冰箱,还能再保鲜一周左右。

这小小的车厘子,不仅是一种美味的水果,更是科技与贸易的结晶。中国强大的消费力和不断提升的全球贸易话语权,让智利93%的车厘子销往中国,占智利农产品总出口额的31.02%。

中国市场的蓬勃发展,不仅带动了智利车厘子的出口,更促使整个行业在技术、物流和管理水平上实现全面飞跃。

在这红红火火的车厘子背后,是无数科技工作者、果农、物流人员以及海关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是科技与智慧的完美融合,让美味跨越万里山海;是贸易与合作的紧密交织,让世界的距离不再遥远。

每一颗摆上我们餐桌的车厘子,都承载着一段奇妙的环球之旅,诉说着全球化时代的动人故事。



文本来源@赛博食录的视频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