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0-03-23 13:28
丨本文由白茶大课堂原创撰写,未经允许,任何人和媒体不得转载!
《1》
在古代,皇帝的喜好往往会对整个国家的氛围造成影响。
比如宋朝,皇帝喜欢喝茶,全国上下的茶馆便尤其多见。
为什么?
皇帝都亲自为茶著书,臣子如何能够不捧场?
于是在宋朝,上至皇帝,下至平民,都在喝茶,喝茶成了国民生活的一部分。
而在战国时期的齐国,国君喜欢听音乐。
几百个人同时演奏,声势浩大的模样,能够极大满足国君的虚荣心。
排场大,也是国力的一种体现,这理由足够充分。
为国君演奏的这支乐队,在如今,该算是国家级的乐队。
在常人看来,能在国家乐队工作的人,都该是大师级的水准,音乐素养极高。
但事实并非如此,在那支国家队当中,照样有人浑水摸鱼,插科打诨。
甚至连演奏乐器的能力都不具备,不过是在庞大的队伍当中,滥竽充数罢了。
是的,相信已经有不少茶友猜出,这说的便是滥竽充数的故事。
如此情况,并不独在历史故事里出现。
在白茶市场火热的现在,哪怕冠着白毫银针名头的茶叶,也未必有白毫银针应有的水准。
那么在白茶季中,到底有哪些白毫银针是在滥竽充数的呢?
《2》
被晒红了的白毫银针
白毫银针最为标志性的特点是“绿雪芽”。
红花绿叶,之所以成为经典配色,正是因为两者相互撞色,彼此色彩强烈,相互映衬。
正常的白毫银针不应该出现红色。
可是在市面上,偏偏就有些白毫银针,它们的身上长出了斑竹状的红色。
像是在纯粹的绿白上,蹭到了红色的胭脂,看起来不太健康。
出现这样的情况,想来是在制作的时候,太不认真。
白毫银针是白茶树的芽头,极嫩。
采摘银针的时候,太姥山的温度不算太高,想要将茶晒的焦脆也有些困难。
然而,即使春季的阳光并不算是强烈。
可一整天不间断的直接照射,还是很容易伤害到芽头。
就像如 今这般,被晒的红了。
品质好的银针,需要被精心呵护,才能守住内质不被打扰。
《3》
没有被烘干的白毫银针
没有烘干的白毫银针,最为可惜。
就好比天资优异的孩童,在成长期没有受到系统性的学习,不过是零散的学了些知识。
在内质上的表现,虽然和平常的茶叶不相上下,可终究是浪费了天赋。
特别是,白茶本身具有长期储存的特点。
品质优异有保障的白毫银针,在制作完成之后,不过是在成长的起跑线,活力并未完全终止。
茶叶当中内质的累积,还是同滚雪球一般,越来越大。
而没有被烘干的白毫银针却无法生成更多的内质,在美好持续发生之前,过多的水分就已经抢先和丰厚的内质进行反应。
内质被水分截断,使得茶叶发酵。
发酵的时候,茶叶的内质不断在消耗,减少。
如此,在内质的丰厚度上,并未烘干的白毫银针,在养分上已经相当薄弱。
储存不过三个月,内质就会大大缩水,冲泡出的茶汤滋味,也无白毫银针应该具有的淳和感。
且 ,还容易生出酸的气味。
酸味,不应该在白茶中出现,好白茶对酸味更是没有丝毫的容忍度。
《4》
被装在木箱子里的白毫银针
储存对于好茶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
能够长期储存的茶叶,其重要度要更甚一些。
白毫银针因其价值,经常被当做是送礼佳品。
毕竟是送人,在包装上茶友会有所挑拣,木箱是最为常见的茶礼包装。
然而实际上,木箱对于白茶的存放来说,并不妥当。
没有上漆的原木箱子,实际上并不密封,水汽可进入箱子内部,影响茶叶品质。
上了漆的箱子,更是不宜用作茶叶储存,不知是否对身体有害,还是谨慎为好。
能够长期储存的白毫银针,并不建议用木箱包装。
对于白茶来说,在储存的时候,需要注意密封、干燥、常温、避光、无异味。
密封不当,茶叶受潮是显而易见的。
故而,在储存的时候用木箱并不牢靠。
尤其是送礼的茶叶,更加不能用木箱储存。
想象一下,但凡是送礼的茶叶,多少会有些期待。
很可能并不会当下拆开饮用,而是等到天气好的时候,或者是一定的重要场合。
将白毫银针拿出,锦上添花,或者是镇镇场面。
可一打开木箱,里面的白毫银针,不是受潮,就是跑气。
分明的好心情就这样跌至谷底,更有可能被好友嘲笑。
对于好茶来说,包装不过是锦上添花,若是本末倒置,难免要给自己添堵的。
《5》
白毫银针,着实是好茶。
然而,白毫银针却也并非免死金牌。
但凡是 制作工艺不精,将茶叶做坏,或者是未将茶叶烘干。
又或者是疏 忽大意将茶叶存坏,所受到的后果,都会令好茶受到伤害。
即使是白毫银针,被做坏,被存坏 ,照样是烂茶,一文不值。
喝茶,看的是内涵,名气不过是加分项。
欢迎关注【白茶大课堂】,了解更多白茶知识!
版权声明:本文归白茶大课堂菇凉陈(cunguchen2018)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