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漂用品网

一把折扇掀起的法律风波:大连死龟壳与珍稀材料的内幕揭秘!

发表时间: 2024-11-25 20:13

一把折扇掀起的法律风波:大连死龟壳与珍稀材料的内幕揭秘!

各位看官老爷,麻烦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精彩内容不错过,方便随时查看。

文|万象硬核

编辑|万象硬核

«——【·前言·】——»

2024年5月12日,新京报报道,大连海关在对入境的快件进行例行检查时,发现了一个异样的包裹。

工作人员立即进行了拦截并开箱检查,打开之后发现,硬纸筒里放着的是一把折扇。

折扇一般都是古代君子的标配,文人也喜爱在上面题词作诗,现在也有很多仿古代的折扇,很多人也喜欢买来把玩。

在古代,随着折扇的普及,扇子的扇面和扇骨的选材用料也越加精细,这是现代的仿造的折扇所不能比的。

那么这把被拦截下来的折扇大概率不会是现代那种粗制滥造的“地摊货”,难道这把包裹得如此严实的折扇是件价值连城的宝物?

然而经过鉴定发现,这把折扇果然不简单,它是一把艺术品般的折扇,并且是件玳瑁制品。

在确定了这把折扇是玳瑁制品之后,海关工作人员就将其移交给了有关部门进行下一步的处置。

那么玳瑁又是什么呢?它为什么会被拦截下来,甚至还要追究相关人员的刑事责任

«——【·玳瑁·】——»

2024年4月23日,封面新闻报道,成都一名男子卢某某因为听信玳瑁能够“镇宅驱邪”,就花重金购置了一块标本放在了家里。

虽然它知道玳瑁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但是为了驱邪保平安,他还是铤而走险决定买一个。

他在渔民的介绍下暗中联系到了一个卖家,经过激烈的讨价还价之后,最终以8000元的价格买下了一块花里胡哨的玳瑁。

仔细一看,这不是个长得比较花哨的乌龟吗?

随后卢某某一眼就相中了它,迫不及待地将这个玳瑁标本运回了家里,挂在了墙上,但是没等他高兴多久,警方就顺藤摸瓜,找到了他。

最终卢某某因为非法收购濒危野生动物制品,触犯了法律,被处罚金两万元,还要面临牢狱之灾,而涉案的玳瑁经过估值大概19万元。

因为玳瑁数量的减少,它的价格也跟着水涨船高,甚至被炒到了一厘米上万元的天价。

玳瑁是一种海龟,它在外形上和人们时常见到的小乌龟实际上很相似,而要说它特别,大概就是它长得过分美丽了吧。

每一只玳瑁身背的龟甲都有不一样的花纹,它们每一只都是独一无二的,在海水的折射下,它们的龟壳上的花纹会算发出不一样的光彩,迷人而耀眼,因此它们也被称为“海中黑金”。

它们的背上有13块像盾牌形状的鳞片,分三行排列,这种独特的鳞片形状也让它们得名“十三鳞”,又名“长寿龟”。

它美丽的外表,再加上人们赋予它的美好含义,这种海龟很快就进入了人们的视野,成了备受追捧的宝石。

人们对玳瑁的大肆捕杀成了玳瑁濒危的主要原因,再加上人类对海洋环境的破坏,这种生物的生存处境已经岌岌可危了,几乎在中国海域绝迹了。

而且玳瑁的爬行速度很缓慢,很容易就会被人类捕捉到,逃生技能几乎为零,这对于它们火热的“受欢迎”程度来说简直就是雪上加霜。

上个世纪90年代之前,日本对玳瑁产品的加工一年就达到了3万千克,而一头成年玳瑁的重量在35到120千克左右。

人们都知道“千年的王八万年的龟”,这类生物的寿命一般都比较长,但这也意味着它们的生长是很缓慢的。

一只玳瑁的寿命在30年到50年左右,而它们生长成熟就需要30年,这就导致它们的种群数量很容易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

如果在短时间内种群数量大幅减少,想要再恢复就需要付出更多的代价。

«——【·玳瑁制品·】——»

玳瑁被人们发现是一种珍稀的天然宝石,最早可以追溯到4000年前的古埃及,那时候人们就在使用玳瑁制作各种精美的饰品了。

中国先秦时期就有关于玳瑁的记载,随后在各个朝代都有用玳瑁制作的精美艺术品,包括但不限于梳子、手镯、釉盏、首饰盒、各种头饰、扇子等。

之后这些精美的物件传到日本之后还引起了不小的热潮,后来在日本国内更是规定只有贵夫人才能使用玳瑁梳子,成为了一种身份的象征。

随着人们对玳瑁的捕杀越来越泛滥,它们的种群数量已经受到了严重威胁,各国政府也纷纷出台政策保护它们。

在我们国家,玳瑁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对于走私行为和非法买卖等行为都是严惩不贷的,对于玳瑁制品之所以管控得如此严格,惩处严重也是为了能凑够源头上解决人们伤害玳瑁的行为。

实际上人们对玳瑁的威胁和伤害远超过了它在自然界中的天敌。

玳瑁的食物比较特别,它的主食是海洋中没有多少动物喜欢的海绵,海绵本身是带有毒性的,而且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这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玻璃的主要成分。

也正因如此,在加上海龟难啃的硬壳,它的天敌实际上很少,没多少动物有兴趣捕猎它们,但还是有人将玳瑁的肉奉为美味珍馐,这种没必要的口腹之欲还有可能给自己带来麻烦。

现在玳瑁的不仅要面临来自人类的威胁,还有气候的影响,海水污染等问题,它们的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劣了,保护行动迫在眉睫。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是这也要在法律的范围之内,不能以伤害其他动物为代价。

玳瑁是很美,它鳞片散发的光泽也很吸引人,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将这份美丽记住,在日常生活中也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不做非法买卖的事情。

参考:

新京报《》,2024-5-12

澎湃新闻《仿生釉之“玳瑁”:海金之美》,2024-4-1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979163

封面新闻《》,2024-4-23

文汇报《赵崧杰|“有所思,乃在大海南”——古代东西方海洋贸易中的玳瑁》,2024-11-17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5969650695710415&wfr=spider&for=pc

北海市海洋局《【科普】你所不知道的玳瑁》,2020-4-15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2MTMxOTEwNA==&mid=2247483893&idx=2&sn=4317c07c43a6b0ee9614f10aeae2bed4&chksm=fc7bdc5acb0c554c8cef0059311e3d40ab50479cf052359db5832c4ff621fcc66d3d1e4e3fe4&scene=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