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漂用品网

避免购买陷阱!4种买完必会后悔的“白毫银针”,你真的不应该再次购买

发表时间: 2023-09-14 09:39

避免购买陷阱!4种买完必会后悔的“白毫银针”,你真的不应该再次购买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老茶友都知道,村姑陈在公众号上更新文章很久了。

刚开始的时候,默默无闻。

但每天坚持写原创,七八年过去了,早已经成为一种习惯。

自从学会了看后台,每次文章发出去之前,大概就能预估到会有多少阅读。

大家比较感兴趣的,无非是怎么买茶、怎么泡茶、怎么辨别劣质茶……

只要写这些,阅读量基本不会差。

我承认,有时候也会抓热点。

但同时,如你所见,这个公众号里的文章,都是村姑陈的所思所想。

甚至偶尔,还会‮带着些反流量的特质。

比如,前段时间小日子排放核污水,很多同行出来说,赶紧囤茶吧!多喝茶能抗辐射!

然而村姑陈却让大家,理性消费,合理买茶。

因为这本就是既定事实,多喝茶固然好,但能改变什么吗?

并不能。

所以,在流量就是王道的时代,大家都在研究流量密码。

但这件事情,是门玄学。

与其相信一炮而红,不如相信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规律是存在的。

《2》

曾经的白毫银针,是茶圈里默默无闻的小众茶。

准确来说,是白茶这一种茶类,存在感太低了。

其实,在白茶界,白毫银针的地位始终很高,贵为“王者”。

它不仅尊贵,而且营养成分丰富,对身体有补益作用。

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处于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处境。

世人喝不懂白毫银针的鲜、香、醇、爽,只是片面觉得它味道寡淡,茶味不足。

直到最近几年,白茶兴起,白毫银针普及,才逐渐走入大江南北的茶客的茶桌。

大家学会欣赏白毫银针的“淡”,并且对稠滑的茶汤,满满的茶氨酸,甘之如饴。

那么问题来了,白毫银针虽好,可茶叶市场上鱼龙混杂,如何才能买到优质的白毫银针呢?

真心建议⁧,刚刚入门的茶客,看完下面的文章再行动。

首先,不要买芽头瘦弱的白毫银针。

以白茶的采摘标准来看,一年当中,只有春茶季能采。

并且,不是整个春茶季,而是差不多是开始的7天-10天里,是白毫银针采摘的最佳时机。

换言之,只有初春新发出来的芽头,饱满、丰润,才能达到白毫银针的要求。

要知道,品质好的高山白毫银针,芽头是呈笋壳状结构的。

如果剥开中间部分,一层又一层,能数出5-7层之多。

过了这个阶段以后,茶树虽然还会长出芽头,却远不如初春新发出来的芽头那般肥壮。

另外,根据国标规定,不管是特级白毫银针还是一级白毫银针,都对芽头有着相当严格的要求标准。

特级白毫银针的芽头,要肥壮、茸毛厚,呈现出银灰白色且富有光泽。

因此,买白毫银针,一定不能买太瘦的。

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子,冲泡以后,又如何能给我们带来鲜爽稠滑的口感呢?

《3》

其次,不要买白毫稀疏的白毫银针。

从白毫银针的名字里就能看出,它之所以᠎得此名字,原因之一是白毫很厚实很浓密。

否则,怎么不把白牡丹或者寿眉的名字,换成白毫银针呢?

我们能发现,在白毫银针的芽头表面上,白毫又细又浓密。

品质越好的白茶,白毫就越是明显。

这是由白茶的茶树特点以及加工方式决定的,福鼎白茶的主要树种,是大白茶和大毫茶,本身就带有茶毫多的基因。

再加上,白茶的制作过程,不炒不揉不杀青,让茶树嫩芽细叶中的白毫,得以保留下来。

因此,白茶身上的白毫,相比其他带茶毫的树种制成的茶叶,更厚,更密。

反过来,如果一款白毫银针,表面上的白毫很稀疏,零零散散的。

并且,白毫看起来很没有精神,不是银光熠熠的,而是软塌塌的,像是没有打理过毛发的流浪猫狗身上的毛。

那么,这样的白毫银针,肯定是不对劲的,品质有缺陷。

再次,不要买只有单芽的白毫银针。

在还不太了解白茶的人眼中,白毫银针就是芽头。

所以,如果有一款白茶,它只有光秃秃的芽头,没有叶片,那它就是名副其实的白毫银针了。

其实不然。

正宗的福鼎白毫银针,标准结构是一旗一枪。

所谓“枪”,指的是芽头,而“旗”则是芽头旁边的小叶壳,又叫小鱼叶。

或许有人会考虑到:“有叶片的话,不就是白牡丹了吗?怎么会是白毫银针呢?”

简单解释一下,从植物形态上来说,小叶壳还不是真正的叶片,它是壳状的,尚未舒展。

故而,我们平时描述白毫银针的长相是一旗一枪,而非一芽一叶。

茶友们在选购的时候,也要注意,遇到没有叶片只剩芽头的“白毫银针”,一定要慎重。

乍一看,确实漂亮,全是芽头。

但并不符合福鼎银针的正常长相,身份不明,极有可能是将牡丹王剥叶以后的产物,或者是由尾针制成。

总之,无论是香气、滋味还是养分,都差了一大截。

倘若只认芽头,不在乎小叶壳,极有可能吃亏上当,买到冒牌货。

《4》

最后,不要买芽头是弯钩状的白毫银针。

白毫银针的芽头,除了肥壮、白毫多、银灰白以外,还有一个特征。

那就是,非常笔直。

像针一样,直挺挺的。

再根据我们多年来的经验,从白茶树上生长着的芽头,都是颗颗挺立的,看起来很有精神。

况且,在这世界上,哪里有弯的“针”呢?

福鼎的白毫银针,肯定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但外地来的“白毫银针”,就不一定了。

比如,之前有茶友给我们提供了一袋素材茶,是来自云南的月光白。

简单来说,就是用云南大叶种茶树的原料,加工成的白茶。

当然,至于制作过程是否严格按照福鼎白茶的萎凋和干燥,我们也不得而知。

但听说,云南人做白茶的工艺,大多数情况下,比福鼎白茶更简单。

不一定烘干,只是把茶青摊开来,萎凋个两三天,就可以装起来,上市销售了。

这样“晒”出来的白茶,含水量肯定是不达标的。

回归正题,茶友寄来的那袋月光白,打开一看,里面有很多芽头,但它们基本上都是弯的。

弯成近乎镰刀那样的弧度,和平时喝的福鼎白毫银针,相差甚远。

可能就是这个原因,人家才叫月光白吧,像弯弯的月亮一样。

不过,这种“针”也是不被承认的。

树种不对,采摘标准不对,工艺不对,香气滋味不对,外观不对……

价格再便宜,都不建议买。

《5》

文章末尾,给大家
总结一下。

以上我们列举了4类不能买的白毫银针,以此为鉴,就能知道什么样的白毫银针可以买。

第一,芽头要饱满肥壮,不能太瘦。

第؜二,白毫要浓密且厚实,不能太稀疏。

第三,结构是一旗一枪,芽头不能脱离小叶壳,单独存在。

第四,芽头要笔直、笔挺,不能过于弯曲。

另外再提醒大家,不要贪便宜,白毫银针贵为王者,价格不可能低。

按照这几点来挑选白毫银针,遇到好茶的概率,就能直线上升了!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