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漂用品网

酒桌新人必学:四大基本规矩助你融入社交圈

发表时间: 2024-11-16 13:05

酒桌新人必学:四大基本规矩助你融入社交圈


李白写道:“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


酒,是性情流溢的琼浆,亦是社会交往的桥梁。


许多人都爱这杯中物,时常与朋友把酒言欢。


然而,喝酒并不是简单的口腹之欲,面上有礼仪,背后有讲究。


无论和谁喝酒,记住最基本的4条规矩,才能不伤身、不误事、不失礼!



01 可小酌,不可贪杯


《史记》有云:“酒极则乱,乐极生悲。”


在酒精的加持下,人会渐渐丧失理智,无法自控。


很有可能,说出些不该说的话,做出些不该做的事。


等到第二天早上酒了醒,再后悔莫及,也为时已晚。


曹植本是曹操认定的接班人,却因为酒醉之后驾着马车擅闯司马门,丢了继承权。


孟浩然本有鸿鹄之志,结果醉酒失约,从此一生无缘官场。


所以饮酒这件事,只能小酌,不宜贪杯,放纵一时,可能悔恨余生。


更何况,酒是穿肠毒药,大醉必伤身,轻则损伤肝肠,重则危及生命。


凡事有度,过则为灾。酒饮微醺,适可而止,便是最好的修养身心之道。


白居易诗云:“绿蚁新醅(pēi)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好酒却不贪杯,邀上二三好友,边吃边聊边喝,何其自在快活。


若是酒量不佳,就别逞能,即使酒量过人,也要克制。


不贪杯,不大醉,喝得惬意,活得清醒,才是真正的智者与饮者。



02 可劝酒,不可强求


常言道:“无酒不成席。”


无论是友情聚会,还是商务宴请,席间都少不了酒。


酒桌之上,总有人喜欢劝人喝酒。


有些场合,气氛好,情分浓,劝酒可以暖场助兴。


也有些情况,把将酒场当战场,频频劝酒,想方设法劝人多喝几杯。


甚至肤浅地认为,不喝就是不给面子,不顾对方的感受,不听对方的理由。


过度劝酒,只会破坏彼此的交情,败坏自己的口碑,在社交场上惹人反感。


少劝酒,不强求,多圆场,勤关照,才是在酒桌上最好的姿态。


著名导演徐峥,就曾在一次采访中说起酒局经历:


“有一些朋友,不是特别能喝的,我反而自己多喝一点,多担待一点。”


他从来不会跟人拼酒抢风头,更不会使劲劝酒为难对方,而是默默地照顾全局。


正所谓:“酒品即人品。”


不管什么场合,死命劝酒的人,人品好不了,关系长不了。


劝酒有度,进退有礼,方能满座宾客皆欢悦,受人欣赏,把路走宽。



03 喝酒后,各回各家


作家王小波说过一句话:


“人到了中年以后,会发现世界上除了家人已经一无所有了。”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免不了要为生活奔波,为事业打拼。


或出于消愁取乐,或由于应酬社交,常要在酒局中走上一遭。


酒席散了,各自回家。酒喝得越多,越要早回家。


因为,家才是每个人最舒服的归宿。


因为,等你回家的,才是红尘俗世中最值得珍惜爱护的人。


平日里工作生活本就忙忙碌碌,少有时间陪在家人身旁。


与其喝完一场,再赶二场,打牌唱歌,折腾到后半夜。


不如早早回家,和家人闲坐谈心,分享寻常乐事,感受家庭温暖。


前一天喝酒熬夜,第二天身心俱疲,其实是在挥霍自身的健康。


遑论醉酒之后,越晚归家越危险,让父母妻儿为自己担忧。


所以,时间一到,各回各家,爱惜自己的身体,宽慰家人的等待。


钱钟书说过:“人生不过是居家,出门,又回家。”


酒再好喝,也比不上早早回家,家中那份天伦之乐,既踏实,又满足。



04 轮流请,有来有往


《礼记》有云:“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人和人相处,有来有往,乃是关系长长久久的良方。


出门聚餐喝酒,消费往往不低,谁家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


假如总是厚着脸皮让别人请客,轮到自己买单就借故敷衍。


一次两次,出于交情对方并不介意,但长此以往,关系势必维持不下去。


感情再好,关系再近,也没有人愿意和惦记着占便宜的人深交。


毕竟,谁也不愿意做冤大头,次次请客买单。


俗话说:“不占便宜是教养,人情往来是修养。”


世上没有只索取不付出的好事,情谊也经不起金钱的消耗。


这次你请,下次我请,懂得礼尚往来,乃是酒桌上必备的修养。